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地方赛题
发布时间:2024-07-12 来源: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秘书处 阅读次数:3966

聊城赛题:光岳楼中的“诗境”与当代文化链接

背景说明:光岳楼位于“江北水城·两河明珠”之称的聊城,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我国现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楼阁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黄鹤楼、岳阳楼等并称中国十大名楼,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拜望”之美誉。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历经650年的岁月洗礼,仍然屹立于城中央,原汁原味地保存至今,见证着历史变迁,时代发展。

光岳楼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征。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都登临此楼,凭栏咏月,作诗赋词。《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存碑刻中就记载了120篇咏赞光岳楼的诗文。清康熙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光岳楼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罗哲文、陈从周、郑孝燮、祁英涛等古建专家多次来聊考察,给予高度评价,舒同、启功、溥杰、郭沫若等名家先后为光岳楼题题写匾额和楹联。光岳楼至今流传鲁班建楼的传说。

赛题要求:本赛题为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地方赛题,要求以山东聊城著名标志性建筑——光岳楼为主题,鼓励参赛选手提交诗词歌赋等文学文本形式作品,也欢迎以其他艺术呈现形式完成创作。在文本主题上鼓励从古画、古籍、古迹等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寻找营造“诗境”的丰富元素,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空间;在呈现形式上鼓励打破传统的文本样态,综合运用技术赋能、情景演绎、动画呈现等多样手法,积极采用ARAI等科技手段,将诗词转码为直观可感的视听形态,缔造跨时空场景。

本赛题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思路,着眼于开启“诗眼看时代”的光岳楼文旅展示新体验,借助参赛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不落窠臼的视角,创作强时代感和多元交互的作品,旨在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推动光岳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经典案例。  

    聊城赛题参赛规则、作品提交要求与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常规赛题1235一致(详见参赛邀请函http://985.so/96iad)。请各参赛队伍2024910日前按要求完成创作,并提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