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技术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赛题赛制,发挥相关领域龙头企业技术与产业优势,促进产教协同育人。本届竞赛特别设立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专向赛,赛题赛制说明如下:
一、参赛对象:
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在读研究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录取证明)及国外高校在读研究生可参赛。
二、参赛说明:
1.“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方向作为竞赛开放命题方向之一,赛程赛制与作品提交要求和开放命题要求一致。详细信息请阅读《参赛说明》。
2.“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类,包括但不限于用以构建及拓展6G愿景、应用及需求的先进无线网络创意(含支撑技术、模块或系统),如面向绿色节能、超高吞吐、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远覆盖、海量连接、极简架构、智慧互联、通感一体、内生AI及原生可信的方案、设备、系统或软件
3.“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按参赛作品形式,分为创意提案类和创新技术类,创意提案类重在评价创意的新颖性和科学性、技术或工程原理的可行性,创新技术类重在评价技术方案的原创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软件或硬件系统的完整性和可展示性。其中:
(1)创意提案类:
基于来自千行百业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提出对6G愿景、需求和应用场景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6G先进无线技术的创意提案,鼓励以文字、图表、动画、模拟仿真等方式展示提案,内容包括:6G未来愿景与需求,支撑创意的科学方案与技术参数等
(2)创新技术类:
设计面向6G的先进无线网络技术方案、算法、协议、电路、器件,所给出的方案、算法、协议、电路、器件等应符合6G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绿色节能、超高吞吐、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远覆盖、海量连接、极简架构、智慧互联、通感一体、内生AI及原生可信等方向,鼓励以算法软件、硬件电路或原型系统等方式呈现成果。可能的作品形式例如:太赫兹/毫米波/光通信电路、器件及信号处理算法,先进的物理层算法及其软硬件实现,网络架构设计,感知算法与软件,无线AI算法及软件、新型密码或安全通信算法、卫星及星地一体化技术方案及仿真软件,绿色通信与网络技术方案等。
(3)提供参考资料:
例如华为6G白皮书《6G:无线通信新征程》浓缩版,通过阅读该白皮书,参赛者可对“绿色节能、超高吞吐、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远覆盖、海量连接、极简架构、智慧互联、通感一体、内生AI及原生可信”等方向的内涵有所了解。
三、评审办法:
1.“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方向,由专家组按评审标准单独组织初赛评审。初赛根据报名队伍数量情况,采用线上视频答辩评审或专家会议评审方式进行。
2.“华为”6G方向初赛团队总数小于50队时,晋级决赛的团队数量不超过50%,未晋级团队获得初赛团队三等奖,大于50队时,可适当降低晋级决赛的比例,具体数量由竞赛专家组讨论确定。
3.“华为”6G方向晋级决赛的团队,由评审专家组按评审规则,评选出全国总决赛团队一、二、三等奖。对前三名参赛团队,分别授予冠、亚、季军奖项,冠军团队入围研电之星挑战赛,参与争夺研电之星称号。
四、评审标准:
1.创意提案类
指标 |
评审标准 |
权重 |
技术论文 |
结构是否明晰,逻辑是否清楚,重点是否突出,论述是否充分,分析方法与结果是否正确、写作是否规范。 |
20 |
方案的科学性和分析的完整性 |
是否有明确的科学的方案或技术路线,对其可行性和技术风险是否做了全面的评估,是否具有系统思维,考虑问题是否完整严谨。 |
20 |
创新/创意 |
创意是否新颖,设计思路等方面是否有突破性和创新性,是否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展示创意。 |
40 |
应用价值 |
是否对于构建及拓展6G愿景、应用及需求有参考价值,是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或推广意义。 |
20 |
总分 |
|
100 |
2.创新技术类
指标 |
评审标准 |
权重 |
技术论文 |
结构是否明晰,逻辑是否清楚,重点是否突出,论述是否充分,分析方法与结果是否正确,写作是否规范 |
20 |
作品的可展示度与功能完整性 |
作品功能是否完整,性能指标是否先进,演示是否成功,答辩讲述是否清晰,回答问题是否准确,是否具有系统思维,考虑问题是否严谨 |
30 |
创新/创意 |
创意是否新颖,设计思路、方案或算法是否有突破性和创新性,技术路线是否具有先进性 |
30 |
应用价值 |
是否对于构建及拓展6G愿景、应用及需求有参考价值,是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或推广意义 |
20 |
总分 |
|
100 |
五、奖励办法:
1.“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专向赛奖金额为20万元人民币,分别为:
冠军队4万,
亚军队3万,
季军队2万,
共9万,
2.全国一等奖:5队,每队1万,共5万,
全国二等奖:12队,每队0.5万,共6万,
全国三等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与纪念品。
(若晋级决赛的队伍少于30队,适当减少获奖名额。)
3.实习、面试及其他优惠(获得全国一等奖及以上团队):
• 优先获得到华为相关业务部门实习的资格;
• 毕业时应聘华为对口岗位,拥有直通BOSS面试、免除部分业务面试(不含综合测评和机试)的资格;
• 有机会获得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候选人资格;
• 如入职华为对口部门,享有优先选择加入具有挑战性项目团队的资格;
• 有机会获得与华为大牛专家进行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 享有在华为无线技术实验室松鼠会做技术分享的受邀资格;
• 获得参观访问华为无线技术实验室的机会;
• 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得华为投资、创业立项等支持资格。
六、作品案例:
创新技术类示例(1):
以原型系统呈现的作品(通感一体)
作品名称:隔墙识人知心者—射频雷达人体智能感知系统(点击查看案例详情)
创新技术类示例(2):
以纯算法软件呈现的作品(海量连接)
作品名称:面向6G的海量接入算法仿真平台软件
(1)针对海量连接场景(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设计先进的多址接入算法,提高接入成功率,降低接入时延,给出算法设计和仿真曲线
(2)开发可视化的仿真软件平台,可支持场景选择、仿真参数配置、性能结果实时展示、仿真场景3D演示,多视角观察(基站视角、终端视角、网络视角)等功能
(3)评委不仅对算法本身的先进性进行评估,还会评估仿真方法的科学性,仿真效率,以及结果的可展示度等
创新技术类示例(3):
以算法软件+通用硬件呈现的作品(原生可信)
作品名称:物理层安全通信原型验证系统(创新体现在算法和协议的设计,硬件平台为通用的SDR平台)
创新技术类示例(4):
以硬件电路呈现的作品(超高可靠)
作品名称:基于自适应LDPC编码技术的灾后自救应急通信系统(点击查看案例详情)
创意提案类示例(5):
真人全息通话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
2022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