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勉图信创”团队凭借“基于信创的纳秒级低延时量化平台领航者”项目摘得一等奖金奖。复旦大学“EpochLab”团队和湖南大学“Identity&Data&Private&Finance”团队获得一等奖银奖。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120家高校的积极响应,共有1780位师生踊跃参赛,共提交291份作品,选题几乎涵盖了金融科技的各个新兴领域。共81份优秀作品进入预决赛,24份优秀作品进入总决赛。总决赛中参赛者们通过展示作品和回答交流,传达他们的创新理念和解决方案,展现了他们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最终,评选出金奖队伍1支、银奖队伍2支、铜奖队伍4支,二等奖17支队伍,三等奖57支队伍。同期20家研究生培养单位被评选为优秀组织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舒慧生副会长、上海市教委高教处杨颉处长、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院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吕长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黄国清等领导嘉宾出席相关活动。多方合作,助力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舒慧生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金融科技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创新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对于推动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效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会自2022年正式启动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本届参赛作品涵盖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多个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探索,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研究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力和潜力,而且还展示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并寄语大家敢为人先、敢于突破,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金融科技创新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杨颉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是金融之都,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选在上海举行具有特殊意义。希望这次大赛成为全国各高校广大金融专业研究生了解金融前沿、应用专业知识、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优质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出谋划策。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代表承办方复旦大学,介绍了本届大赛的筹备和开展情况,对支持、参与、帮助本届大赛的各方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本届大赛既展示了我国金融专业研究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专业技能,也反映出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贡献了积极的力量。探索金融科技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总决赛期间,组委会特组织了“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专题讲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邵宇先生与参赛队伍深入交流和探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仅为参赛队伍提供了展示作品的平台,也为他们创造了与业内人士建立联系、理解业界前沿的机会。对于选手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庆祝的时刻,更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它为金融人才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分享,共同探索金融科技的新领域和新模式。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挑战的舞台,让金融人才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点亮金融科技之光,助力金融人才成长在场嘉宾们齐心协力,共同点亮了金融科技之光,这一刻,整个会场被科技的光芒所笼罩,展示出金融科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刻,不仅标志着金融科技的新篇章正式开启,也预示着金融人才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在这个充满智慧和创新的领域,金融人才不断探索和追求,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着金融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他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模式,为金融行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金融科技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金融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加入到金融行业中来,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赛事介绍自2022年起,为推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提升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特增设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旨在结合国家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协办。本届大赛的举办,无疑将进一步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助力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壮大。同时,比赛的形式也能够提高相关领域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未来将有更多的高校和学生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来。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将会成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