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动态
29
2019-05
“英特尔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初赛作品提交规范
各位参赛同学:各位同学请在提交作品前仔细阅读提交作品材料要求,规范地提交参赛作品简介、项目文档、项目视频和初期成果。材料内容要点应包含但不限于:对作品创新性进行充分严谨的论证;通过技术调研,与他人已有工作对比分析;体现AI技术在Inference上的效果和指标;阐明项目的数据和行业知识来源,合理按需使用软硬件资源。初赛具体提交作品材料明细和格式:1.参赛作品简介(无模版,300字以内)–pdf格式,命名为“XXX(团队名称)_XXX(项目名称)_参赛作品简介.pdf”2.项目文档(模板见附件,基于模版完成项目内容的详细阐述)–pdf格式,命名为“XXX(团队名称)_XXX(项目名称)_项目文档.pdf”3.项目视频(项目核心目标的预期效果展示)–时长不超过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mp4格式,命名为“XXX(团队名称)_XXX(项目名称)_项目视频.mp4”4.其他辅助材料(技术可行性、产品尽调等项目相关内容)–不局限于论文、可执行程序、项目代码等最终呈现形式,以zip格式压缩,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命名为“XXX(团队名称)_XXX(项目名称)_其他.zip”学生参赛资格审核流程:学生参赛资格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参赛资格审核通过者方可在系统中提交参赛作品。参赛资格审核不通过者请按照审核意见修改相关信息后继续提交报名申请,并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继续审核报名资格,直至审核通过后方可提交参赛作品。友情提醒: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19年7月22日23:59。为避免同学们集中提交作品材料而造成网站服务器压力过大,建议各位同学完成作品后提前提交作品材料,提交后如需修改可于作品材料提交截止日期前重新提交更新。参赛队伍注册报名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举办线上答疑培训活动,帮助同学准备初赛作品材料。请各位同学关注大赛QQ和官网通知更新,请勿错过!附件: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项目文档模版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秘书处2019年5月29日
07
2019-05
“英特尔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英文名称:ChinaGraduateAIInnovationCompetition)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大赛秘书处设于浙江大学,本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由浙江大学承办。大赛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赛的目标是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现将大赛有关情况通知如下:一、大赛名称“英特尔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二、组织单位1.大赛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2.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相关产业联盟和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共同组成3.秘书处及本届大赛承办单位浙江大学4.协办单位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德清研究院5.赞助单位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6.支持单位阿里巴巴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大赛主题与参赛作品本届大赛主题为:AI赋能创新引领本届大赛将秉承“创新”原则,将大赛的特色定位在“前沿领域”和“深入探索”两个方面。参赛作品须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探索和设计有明确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方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环保、法律和设计等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大赛采用开放命题,参赛队伍可选择英特尔AI开放平台作技术支持。参赛作品应当遵循相关设计、开发指南与规范。参赛者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由探索应用场景并自行获取相关数据,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并能展示其应用潜力的参赛作品。大赛分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每支参赛队伍可根据兴趣及技术能力任选一个类别参赛,同一参赛队员(队伍)只允许报名参加一个类别。技术创新类强调软硬件结合,以可展示原型系统作为核心评审考察点;应用创意类强调重大领域场景,以技术可行性和应用落地价值作为重要评审考察点。四、参赛对象及方式1.参赛对象: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读研资格的本科生及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有资格参赛。参赛选手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报名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单位具有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抽查的权利。2.参赛方式:参赛形式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且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队长必须为在读研究生,且队员分工明确。允许跨校,校内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参赛团队和选手可申报指导教师,每个团队最多可申报2名指导教师,以申报顺序排序。五、作品提交要求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二个阶段,在各阶段,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按时、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初赛:参赛者须根据模板提交项目文档、项目视频、初期成果和参赛作品简介,内容应覆盖参赛作品创新点、应用场景、工作原理、解决的实际问题、技术方案、开发周期,团队介绍、团队分工等。决赛:参赛者须通过现场汇报和展示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作品开发流程、技术概要和潜在应用。六、赛程安排1.大赛通知发布时间:2019年5月上旬内容:大赛官网公布本届大赛参赛方式、报名须知、作品要求、奖项设置等详细信息。2.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6月20日内容:参赛团队在该日期前在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并接受参赛资格审核。3.初赛评审与晋级结果发布时间:2019年6月21日开始提交初赛作品,7月15日截止提交初赛作品。内容:参赛项目团队须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初赛作品,进行大赛初赛评审。2019年8月上旬大赛执行委员会公布进入决赛团队名单。4.决赛评审与颁奖典礼时间:2019年11月上旬内容:进入决赛团队将接受大赛组委会聘请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现场评审,并参加大赛颁奖典礼。七、奖项设置本届大赛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此外设有优秀组织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由全国大赛组委会向获奖团队或个人颁发证书和奖金。一等奖20000元(进入决赛队伍10%)二等奖10000元(进入决赛队伍20%)三等奖证书(其余进入决赛队伍)优秀组织奖(若干)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八、其他事宜1.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2.秘书处联系人:贵一琦、卢俏联系方式:0571-88208147电子邮箱:cpipcai@163.com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研究生综合教育楼815办公室邮编:3100583.赛事咨询联系人:胡馨艺联系方式:131293470724.英特尔为本届大赛提供技术支持,可访问网站:https://software.intel.com/zh-cn/articles/prc-ai-contest5.第一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参赛选手QQ交流群(群聊号码:542223272)附件一:“英特尔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参赛指南
25
2019-04
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首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会议举行
4月18日上午,首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会议在杭州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组委会成员名单、大赛章程、大赛评审办法等相关文件。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建华、党委副书记邬小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赵瑜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新设赛事之一,旨在提升研究生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前,大赛已基本组建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等成员单位在内的大赛组委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领衔的专家委员会。大赛决赛拟于今年11月在浙大举办。严建华表示,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进驻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打开了新的思路。学校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持续探索赛事育人的有效机制,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助推学校“创新2030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邬小撑表示,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学校将系统谋划、整合资源、联结力量、统筹推进,科学办赛、创新办赛,为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赵瑜介绍大赛基本情况。她表示,大赛组委会的成立使大赛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希望各委员积极参与制定赛事相关制度,履行好委员职责;各单位积极参赛,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会上,来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代表,围绕大赛规模、实施方案、评审细节、展示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