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动态
03
2023-08
“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公示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共有来自234家培养单位的1177支队伍参加,共提交了1129件作品,目前初赛阶段评审工作已顺利结束,现将初赛相关情况公告如下:为保证大赛评审工作公平、公正,组委会共邀请68家单位的151位专家担任本届大赛初赛评委。经评委初评,最终共有来自95家培养单位的288支队伍入围决赛,其中仿真组65支,部件组50支,集成组165支,“揭榜挂帅”专项组8支。名单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3年8月3日-8月6日17:00。欢迎广大师生对入围决赛作品进行监督,如有疑问可与本届大赛组委会联系。联系邮箱:cpridc@163.com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赛事组织委员会2023年8月3日附件:“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
03
2023-08
“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通知
各决赛参赛队伍:根据“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安排,全国总决赛将于2023年8月18日-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为保证大赛顺利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人员参赛团队名单及作品编号详见《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附件1)。每队必须指定一名领队,没有教师带队的队伍,可由队长担任领队。参赛人员名单以初始报名系统为准,参赛队伍不得随意更换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任何参赛人员。二、决赛时间、地点及日程安排1.时间:2023年8月18日-20日2.地点: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融程花园酒店时间活动地点8月18日星期五14:00-22:00参赛队伍报到、布展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8月19日星期六09:00-09:40大赛开幕式10:00-11:50作品现场评审14:00-18:00答辩评审融程花园酒店8月20日星期日08:30-11:00冠军争夺赛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13:30-17:00参观座谈等活动长沙市园区企业17:30-18:30大赛闭幕式及颁奖典礼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三、决赛形式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参赛团队答辩”的方式,若实物体积过大或作品主要为仿真的团队可以自愿制作视频进行展示。现场展示将在19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专家将在现场对每个作品逐一考察,每个作品的现场展示时间不超过3分钟。19日下午参赛团队答辩环节,每个作品PPT汇报、专家提问及选手回答共计不超过6分钟。四、有关材料准备及提交方式1.作品展示海报。请各参赛队严格按照A0纸张大小即1189mm*841mm,采取横版进行设计,图片分辨率不小于400dpi。各参赛队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模板制作作品展示设计图(附件2),用简短文字和图片呈现作品核心信息,须隐去学校、指导教师等信息。文件命名方式为“海报+作品编号+院校名称”,提交格式为JPG图片,大小控制在40M以内。作品展示架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制作,并于决赛主会场集中展示。2.团队展示视频。参赛队伍可制作相关的团队风采展示宣传视频,用于现场展示,须隐去学校、指导教师等信息,并请自带播放电脑。3.汇报PPT。请各参赛队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PPT模板(附件3)自行通过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软件完成汇报PPT的制作,以PPTX格式提交,以保证其兼容性,PPT须隐去学校、指导教师等信息。请将汇报PPT以“汇报PPT+作品编号+院校名称”命名。大赛组委会负责将各组汇报PPT汇总至专用电脑。作品展示海报于8月10日17时前通过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和文件提取码发送到cpridc_5th@163.com。团队展示视频、汇报PPT于8月15日17时前通过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和文件提取码发送到cpridc_5th@163.com。未按时提交者,将视同放弃全国总决赛资格。提交后不接受任何修改和替换。五、知识产权为保障参赛选手和本届大赛组委会的合法权益,请各参赛队填写《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参赛承诺书》(附件4),并于8月15日17时前将扫描件发送至邮箱cpridc_5th@163.com,文件命名方式为“承诺书+作品编号+院校名称”。未按时反馈承诺书者,将视同其放弃全国总决赛资格。六、其他1.食宿安排:参赛队伍报到时领取参赛包(包含参赛手册、餐券等物品)。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可入住大赛承办方协议酒店(附件5)。由于是旅游旺季,请参赛队伍尽早预订酒店,相关住宿及交通费自理。2.请各参赛团队领队于8月10日下午17时前加入QQ群,以便接收大赛后续通知。联系电话:刘承欢老师152-7311-2028电子邮箱:cpridc_5th@163.com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赛事官方微信名称: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2023年8月3日附件1:“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附件2:“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海报模板附件3:“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答辩PPT模板附件4:“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参赛承诺书附件5:“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住宿信息
13
2023-07
关于“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增设QQ交流群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赛师生:为加强各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更多师生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因前期公布的交流群人数已达上限,“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特此增设新的QQ交流群(群号:482868657),欢迎各位师生进群交流。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2023年7月13日
16
2023-05
“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邀请函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英文名称:“ChinaPostgraduateRobotInnovationandDesignCompetition”)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制造强国”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机器人领域国家急需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研究生的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服务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根据《关于举办2023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函》(学会文【2023】5号)要求,现将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相关事宜函告如下:一、赛事名称“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二、组织单位1.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3.联合主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4.承办单位湖南大学5.冠名单位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赛事组委会秘书处哈尔滨工业大学7.技术支持单位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三、参赛作品范围本届大赛参赛作品范围包括机器人的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参赛作品可以围绕机器人领域的一个主题(如工业领域、家政服务领域、康复医疗领域等),重点考核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洞察能力、创新性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等能力,提升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四、参赛对象及方式1.参赛对象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参赛选手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报名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单位具有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抽查的权利。2.参赛方式以学校为单位,个人或团队参赛,每支团队参赛队员一般不超过5人(其中第1申报人默认为参赛团队队长),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2人,可跨学科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3.进入全国决赛后,不得变更项目、团队成员及参赛单位。4.已经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某一项主题赛事获奖的参赛作品,不得以同一作品参评其他主题赛事。五、赛制安排按照作品的成熟度和技术特点分成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和“揭榜挂帅”专项组。仿真组:提供机器人三维仿真分析、数字化设计、算法等方案,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部件组:提供机器人部件的创新设计方案与样机,并进行部件功能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集成组:提供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整机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揭榜挂帅”专项组:提供该规定主题相关的创新设计报告或样机,并进行作品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参赛团队在参与“揭榜挂帅”专项组比赛的同时,也可采用“揭榜挂帅”专项组的同一设计作品参评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的比赛。“揭榜挂帅”专项组比赛项目及要求由大赛冠名单位及赞助单位提供,详见附件。后续大赛执行委员会将追加“揭榜挂帅”专项组可选项目,请关注官网通知。第一阶段(初赛):机器人设计与初评阶段线上评审,每个队伍须提交申报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报告、或作品视频等,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所上传的参赛材料进行初评,评审出参加决赛的队伍。第二阶段(决赛):机器人展示与答辩阶段现场评审,包括参赛作品展示、ppt答辩两个环节。进入决赛的队伍,需要按照分组进行计算机动态仿真、机器人部件、机器人整机等进行参赛作品展示和分组答辩,由决赛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出作品获奖等级。六、赛程安排1.赛事通知发布时间:2023年5月15日内容: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公布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包括大赛参赛方式、报名须知、作品要求、奖项设置等详细信息。2.赛事报名及作品提交时间:2023年7月15日截止内容:参赛项目团队须在截止日期前进行注册、报名并提交初赛作品;参赛队所在单位须及时审核本单位报名人员的参赛资格。上述事宜均须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进行操作。3.赛事初赛时间:2023年7月20日-7月30日内容:组织专家进行线上初赛评审,并发布参加决赛的名单。4.赛事决赛时间:2023年8月18日-8月20日内容:入围决赛的团队将在湖南长沙进行比赛,由大赛组委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评审。七、奖项设置本届大赛面向参赛作品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数量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另行确定,专家委员会将从荣获一等奖的参赛团队中评选冠、亚、季军,冠军团队将被授予“创新实践之星”称号;面向组织单位和个人设立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工作者等奖项。大赛奖金设置:冠军团队,奖金50000元;亚军团队,奖金30000元;季军团队,奖金20000元;其他一等奖,奖金10000元/项;二等奖,奖金5000元/项;三等奖,获奖证书。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八、其他事宜1.赛事承办单位联系人:湖南大学李博川联系方式:15570888247、13873171641电子邮箱:lbc2017@hnu.edu.cn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邮编4100822.赛事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岳老师0451-86418112、15663818210哈尔滨工业大学刘老师0451-86413809、18845773238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岸区西大直街92号,邮编1500003.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4.赛事官方微信名称: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微信公众号二维码)5.为方便各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欢迎加进入QQ群交流。(QQ群1:206194631;QQ群2:776831347;QQ群3:776477958)(注:请依次加群,群满请加下一个群,每支队伍只需加入其中一个群,请勿重复加群)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2023年5月16日附件1:“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邀请函附件2:“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揭榜挂帅”专项比赛项目及要求附件3:“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项目报告书参考模板附件4: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用户手册
28
2022-08
“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2022年8月26日,“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结束,因为疫情原因,比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赛作品经视频展示、PPT答辩及特等奖争夺三个环节的专家评审,并报大赛组委会表决通过,所有奖项均已产生,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2年8月28日-2022年8月31日联系邮箱:junzou@zju.edu.cn特等奖获奖名单(学校名称拼音排序)组别作品名称单位奖项集成组多自由度跨尺度操控压电机械手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等奖集成组双臂重载救援机器人浙江大学特等奖一等奖获奖名单(学校名称拼音排序)组别作品名称单位奖项集成组CSMR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等奖集成组行星探索者-轻量化行星自主探测仿生机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等奖集成组Sarrus多模式八面体移动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一等奖部件组壳点阵结构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大连理工大学一等奖集成组可兼顾大范围巡检和定点作业的水下双模态机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一等奖集成组面向复杂多变任务的变构型穿戴式外肢体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等奖集成组面向复杂环境的液压防人机器人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等奖仿真组基于链式开发的高保真无人艇自主可控仿真平台华中科技大学一等奖部件组面向工业现场的机器人快速标定系统昆明理工大学一等奖仿真组可分体的多模态轮腿四足机器人太原理工大学一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下肢骨折复位与康复一体化机器人天津大学一等奖集成组海底地质调查钻探监测机器人浙江大学一等奖集成组基于多级感知柔性皮肤的双臂智能安全交互机器人浙江大学一等奖集成组军警用——轻量级可重构仿生扑翼飞行器浙江大学一等奖部件组具有高负载、变刚度、平面吸附功能的封闭型软体抓手中南大学一等奖二等奖获奖名单(学校名称拼音排序)组别作品名称单位奖项集成组疫情校园环境下全天候安防巡逻机器人北京化工大学二等奖仿真组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二等奖部件组面向高冲击高负载的柔性腿部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控制北京理工大学二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面向血栓清除的磁驱动微机器人系统北京理工大学二等奖集成组面向偏瘫患者上肢康复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电子科技大学二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基于仿蜂窝结构柔性驱动器的柔性手部康复机器人东南大学二等奖仿真组BlueSpace轮-腿-桨复合驱动两栖平台国防科技大学二等奖集成组轻量型陆空两栖作战单元设计实现国防科技大学二等奖集成组足桨式多模态水陆两栖机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二等奖部件组基于增材制造的微细尺度磁控机械爪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等奖集成组刚柔复合驱动并联喷涂机器人创新设计与研发合肥工业大学二等奖仿真组考虑人体生理结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及人机耦合的康复仿真河北工业大学二等奖仿真组大型弱特征构件机器人原位测量技术与系统华中科技大学二等奖部件组拟人变刚度三自由度假肢手腕华中科技大学二等奖仿真组基于长方形底面四棱锥的大型构架式轻量化可展天线机构江苏科技大学二等奖集成组空地多机器人协同系统军事科学院二等奖集成组仿生蜻蜓扑翼飞行机器人南京理工大学二等奖部件组巡飞弹变体弹翼结构设计南京理工大学二等奖部件组集触觉感知与操作于一体的通用型软体机械爪清华大学二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七轴微创体内生物打印机器人:以胎膜早破治疗为例清华大学二等奖集成组温室番茄智能巡检机器人苏州大学二等奖集成组轮鳍式水陆两栖移动机器人武汉大学二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面向全周期的手功能康复外骨骼系统西安交通大学二等奖集成组多节式可变形水下潜航器西北工业大学二等奖集成组可重构2R1T并联机床燕山大学二等奖集成组可自适应变曲率金属立面爬壁机器人燕山大学二等奖集成组传染病房医疗辅助机器人浙江大学二等奖集成组海姆——水下双模式作业机器人浙江大学二等奖仿真组基于引导轨迹的灵巧手开门操作学习方法浙江大学二等奖集成组新型轮腿混合移动机器人浙江大学二等奖三等奖获奖名单(学校名称拼音排序)组别作品名称单位奖项部件组基于Schatz机构的多模式移动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多模式轮足复合移动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部件组闭链多足机器人平衡优化设计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具备环境感知与自主步态规划的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并联式双足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仿真组轮足折展仿生导盲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铁轨扣件检修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折纸设计的可折叠式单旋翼飞行器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遥操作机器人飞行员北京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具有任务型多无人驾驶装甲机器人集群系统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新构型的模块化混动履带式智能移动机器人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轮履腿结构的可重构式移动侦察平台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面向人体自然腔道的柔性手术机器人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部件组交互式仿生柔性机械臂的设计与控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基于Matlab的绳驱柔性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大连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守护者一号”空间连续型机器人大连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木质家具喷漆机东北林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空地协同点喷除草机器人系统东北农业大学三等奖仿真组一种基于可重构原理的适应于多环境工作机器人东北石油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面向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结构件铣削的五轴混联机器人福州大学三等奖部件组果园全地形智能定位喷洒机器人广西科技大学三等奖部件组深海卡爪式自动连接器哈尔滨工程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基于电动柔性马达的三足轮式移动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增量式SLAM及多机多目标覆盖任务规划哈尔滨工业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基于脑机接口的下肢神经康复系统海南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动态介电场下的全柔性流体泵驱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基于触觉反馈的刚柔耦合仿人抓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三等奖部件组蛇形灾后救援机器人河海大学三等奖仿真组面向车辆振动测试的6-UPS并联机器人平台设计研究河南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管道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湖北文理学院三等奖部件组眼明手巧臂手协调的灵巧作业机器人湖南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应用于马达表面异常实时检测的机器人视觉系统湖南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王牌电工—核电站开关柜电力试验特种机器人华北电力大学三等奖仿真组灵巧四足机器人仿真平台华东师范大学三等奖仿真组面向内管道缺陷检测的蛇形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研究华南理工大学三等奖部件组一种可大范围变刚度的曲面折纸抓手华中科技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基于三维地形再现的高速越野轮式机器人安全增强系统华中科技大学三等奖仿真组自动固晶机器人实时软件系统优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基于主动套管变形的消融手术机器人华中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带关节传感的轻量级线驱软体辅助手套华中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手持式前列腺穿刺手术机器人华中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纤维驱动柔性康复手套江苏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智能助老护理机器人江苏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强化学习控制的蝠鲼式仿生鱼江苏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长江行动江苏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鲲鹏展翅——船舶外板智能喷涂装备江苏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面对AUV的无人化跨域立体收放系统江苏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智慧农业-基于YOLOv5的苹果采摘机器人系统江苏科技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基于移动端一体化无人配送机器人仿真研究兰州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智能导览机器人兰州理工大学三等奖部件组面向在轨服务的柔性爬行机器人设计与实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基于压电驱动的履带式月面巡视机器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复杂金属管件矢量柔性弯曲成形机器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仿生刚柔绳驱脚掌的爬行四足机器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折纸结构的多功能可重构机器人系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超声电机驱动的智能激光跟踪测量机器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柔性关节机械手与力反馈手套的协同控制系统设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仿真组Trifree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水陆两栖足式蛙形仿生机器人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精益求“精”-六自由度智能液压机械臂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输电线路拆换线机器人设计与应用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无缝多模态视觉残障智能导引与安全保障机器人系统南京师范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农业养殖场智能巡检投饵机器人宁波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离散机械超材料机器人清华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绳驱动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曲阜师范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水健康检测两栖机器人厦门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面向电力运维的智能机器人厦门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水空联合救援机器人厦门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集成“望、问、切”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厦门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智能主从式肝脏介入手术机器人厦门大学三等奖部件组柔性浮动高精度打磨执行器山东大学三等奖集成组轨交隧道智能检测机器人山东大学三等奖集成组介电弹性执行器驱动式多方向可控运动的仿螃蟹软体机器人山东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消化道手术机器人山东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六杆张拉球形机器人山东大学(威海)三等奖仿真组智慧矿山-多动力驱动矿用本安型巡检机器人系统山东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智引超“净”,万众“疫”心--智能移动空气净化机器人陕西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医心抑疫”—智能药物配送护士陕西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交互可变形自主巡航多功能助障智能机器人陕西科技大学三等奖仿真组BionicDragonfly汕头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面向高空金属结构喷砂除锈的环保型爬壁机器人汕头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基于脑机接口的脑卒中多阶段康复训练系统上海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居家监护机器人绍兴文理学院三等奖仿真组海底输油管道缺陷巡检机器人沈阳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陆空两栖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仿真组星载大口径模块化可展开天线支撑机构设计与研究沈阳建筑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气体检测机器人太原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飞机舱内大型单体双机协作装配机器人天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中型管道异物探查与清理机器人天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为锭除渣-全自动扒渣机器人温州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基于超声引导的医疗穿刺机器人武汉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Clearbot-自动水上垃圾清理机器人武汉工程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基于深度学习仿生视觉的避障机器人武汉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陆空爬墙机器人武汉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防疫卫士-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武汉科技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融合光纤感知的介入式导管手术机器人武汉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灵巧作业型移动机械臂的规划控制与技能学习方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智道”-轨道交通自动巡检机器人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雷达天线指向驱动并联机器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三维无障碍运动机器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得心应手--纱管上料机器人研究西安工程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小型智能水下TUV机器人平台西安工业大学三等奖仿真组无人机可移动式地面续航中继站西安工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配电网电缆隧道智能履带式巡检机器人西安工业大学三等奖部件组石榴采摘机器人西安交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察打一体两栖作战水下机器人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三等奖部件组采煤机器人位姿与滚筒高度测量系统西安科技大学三等奖仿真组矿工钻探智能防假助手西安科技大学三等奖仿真组茶园病虫害AI农业专家早期预警系统西安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油田巡检机器人西安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基于专家知识库的自动化制曲系统西安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地下输水管网渗漏实时检测与定位智能系统西安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M3:陆空两栖球形旋翼无人机西北工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智眸巡检机器人西北工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阿童木”号高机动性作业型水下机器人西北工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主被动结合的全身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西北工业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基于多模信息融合与柔顺控制的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西北工业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基于机械臂控制的三维模型自由视角水墨画绘制方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传统果园喷药-加药协同机器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柔性材料的自动分离裁剪及裱贴一体化机器人西南交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陆两栖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西南石油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大变形柔性铰链压电式仿生水母燕山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压电惯性微型管道机器人燕山大学三等奖集成组一种运动轴线可调式腕关节康复装置燕山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语义理解的机械臂柔性积木分拣系统云南大学三等奖部件组柔性超分辨率大面积无线触觉磁感知部件浙江大学三等奖仿真组新型六自由度调姿航空发动机柔性安装机器人浙江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空投式剖面仪AIRDROP浙江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实现早期火焰自主识别和扑灭的消防机器人系统浙江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期颐——智能助老机器人浙江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机械式主从控制器的可重构软体机器人浙江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远程视觉与机载数据融合的储罐测温机器人作业系统浙江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水下长期自主巡航机器人浙江大学三等奖医疗健康专项组医用护理机器人浙江工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水下大疆——应用于复杂海况下的水下高精度立体检测机器人浙江海洋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千鱼千寻”——大型围栏养殖专用探鱼无人船浙江海洋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温室剔补苗移栽机器人浙江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无接触防疫配送小车浙江理工大学三等奖集成组草莓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浙江理工大学三等奖仿真组基于机器视觉和轨迹优化的6R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郑州大学三等奖集成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的五轴3D打印机器人设计研究郑州轻工业大学三等奖仿真组“羽龙长空”自主搜索救援平台中北大学三等奖集成组三自由度同轴驱动布局并联机构的零件打磨机器人中北大学三等奖部件组水陆两栖桨蹼机器人中国海洋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水下切割机器人设计中国计量大学三等奖部件组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可重构轮履车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狭窄竖井工况下尾绳联动巡检机器人及云调度系统中国矿业大学三等奖集成组用于航空托运行李的贴标机器人中国民航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机器人-激光协同自动化飞机表面清洗系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三等奖仿真组水陆空多栖机器人中南大学三等奖仿真组新型模块化张拉整体柔性机械臂中山大学三等奖集成组流体驱动管道内窥机器人重庆大学三等奖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
12
2022-08
“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总决赛通知
各决赛参赛队伍:根据“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安排,全国总决赛将于2022年8月25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为保证大赛顺利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人员参赛团队名单及作品编号详见《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附件1)。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每支参加决赛队伍的代表仅限于参赛人员与指导老师。每队必须指定一名领队,没有教师带队的队伍,可由队长担任领队。参赛人员名单以初始报名系统为准,参赛队伍不得随意更换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任何参赛人员。二、决赛时间、地点及日程安排1.时间:2022年8月25日至26日2.地点: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3.决赛日程初步安排:时间活动地点8月24日星期三14:00-23:00参赛队伍报到、布展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8月25日星期四09:00-09:40大赛开幕式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10:00-12:00作品现场初评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13:30-18:00答辩评审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8月26日星期五09:00-11:30特等奖争夺赛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13:30-17:00参观等活动申昊科技17:30-18:30闭幕式及颁奖典礼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18:30-20:30晚宴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三、报到与离会1.报到时间:2021年8月24日14:00-23:002.报到地点: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3.食宿安排:参赛学生报到时领取参赛包(包含参赛手册,餐券等物品)。学生、指导老师可入住大赛主办方协议酒店,学生及教师住宿及交通费自理。4.离会时间:各参赛队伍可在26日总决赛闭幕式结束后自行离赛。四、决赛形式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参赛团队答辩”的方式,如实物体积过大或作品主要为仿真的团队可以自愿制作视频进行展示。现场展示将在25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专家将在现场对每个作品逐一考察,每个作品的现场演示时间不超过2分钟。25日下午评审专家答辩环节,每个作品PPT汇报5分钟,专家提问及选手回答3分钟。五、有关材料准备及提交方式1.作品展示海报。请各参赛队严格按照A0纸张大小即1189mm*841mm,采取横版进行设计,图片分辨率不小于400dpi。各参赛队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模板制作作品展示设计图(附件2),用简短文字和图片呈现作品核心信息,需隐去学校、指导教师等信息。文件命名方式为“海报+作品编号+院校名称”,提交格式为JPG图片,大小控制在40M以内。作品展示架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制作,并于决赛主会场集中展示。2.团队展示视频。大赛将统一制作参赛团队风采展示宣传视频,请各参赛队伍提交团队展示、作品展示、作品制作过程等内容的相关视频。要求:①时长15秒-60秒;②视频格式为mp4;③视频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④视频以“视频+作品编号+院校名称”命名。3.汇报PPT。请各参赛队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PPT模板(附件3)自行通过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软件完成汇报PPT的制作,以PPTX格式提交,以保证其兼容性,PPT需隐去学校、指导教师等信息。请将汇报PPT以“汇报PPT+作品编号+院校名称”命名。大赛组委会负责将各组汇报PPT汇总至专用电脑。作品展示海报、团队展示视频、汇报PPT于8月19日17时前通过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和文件提取码发送到zdjiao@zju.edu.cn。未按时提交者,将视同其放弃资格。提交后不接受任何修改和替换。六、知识产权为保障参赛选手和本届大赛组委会的合法权益,请各参赛队填写《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参赛承诺书》(附件4),并于8月15日17时前将扫描件或者照片发送至邮箱zdjiao@zju.edu.cn,文件命名方式为“承诺书+作品编号+院校名称”。未按时反馈承诺书者,将视同其放弃全国总决赛资格。七、大赛疫情防控请参赛选手遵守来往地区的防疫政策。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参赛师生,建议不参加现场决赛,可以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参赛师生可将团队作品制作成视频进行展示。参会人员从报到前14天起做好每日健康监测,早晚检测体温,自我观察有无寒战、咳嗽等疑似症状如体温超过37(腋温)或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传染病。如无异常,请如实完整填写«健康申报表»,一人一份打印出并签字随身携带,报到时上交。八、总决赛参赛信息统计请各参赛队于8月15日下午17:00前加入通讯群,加入一个就可以了。(见二维码)群1群2未按时反馈参赛信息的队伍,将视同其放弃全国总决赛资格。九、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571-87951314电子邮箱:zdjiao@zju.edu.cn大赛官网:https://cpipc.chinadegrees.cn/赛事官方微信名称: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赛事组委会2022年8月12日附件1: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附件2: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海报模板附件3: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答辩PPT模板附件4: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参赛承诺书
09
2022-08
“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公示
各高校(科研院所)参赛队伍:“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初赛阶段评审工作已顺利结束,现将初赛相关情况公告如下:为保证大赛评审工作公平、公正,组委会共邀请69家单位的165位专家担任本届大赛初赛评委。在规避专家所在单位参赛作品的原则下,确保每件作品由三名以上专家进行评审。本次评审中,作品根据参赛项目类别分组进行评审,每件作品由系统随机分配3名本组专家,如果出现一件作品的三位专家评审分数差距较大,则引入第四位专家进行评审。将所有参评专家给出的分数取平均值后得到作品最终成绩,以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性。大赛共收到来自17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84支队伍参与报名,其中共有833支队伍提交了作品。经评委初评,最终有来自8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1支队伍进入决赛。88所高校中覆盖C9高校5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占C9高校55.5%;双一流高校52所,占双一流高校35.4%;其他高校34所,科研院所2所。高校覆盖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公示期为2022年8月9日-8月13日17:00。欢迎广大师生对入围决赛作品进行监督,如有疑问可与本届大赛组委会联系。联系电话:0571-87951314-8303电子邮箱:junzou@zju.edu.cn“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2022年8月9日附件:“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
09
2022-06
关于“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延长作品提交时间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目前大赛的报名情况以及相关队伍反映的作品提交情况,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相关时间以及作品提交要求进行调整。时间调整如下:1.大赛报名时间延期至:2022年6月29日晚11点2.作品提交时间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晚11点3.赛事初赛时间调整为:2022年7月1日-7月20日4.赛事决赛为时间:2022年8月23日-8月25日(暂定)参赛选手如有任何疑问,可通过大赛邮箱和电话进行咨询。后续工作请继续关注官方网站“研创网”的通知。(1)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2)问题咨询与交流为方便各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欢迎加进入QQ群交流。QQ群1QQ群2QQ群3联系电话:0571-87951314电子邮箱:yanggeng@zju.edu.cn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邮编310027)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赛事组织委员会2022年6月9日
20
2022-04
“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邀请函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学会文[2022]24号《关于举办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函》相关要求,不断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促进机器人科技及其转化成果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特举办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赛事具体情况如下:一、赛事名称“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二、组织单位1.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3.联合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4.承办单位浙江大学5.冠名单位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赛事举办地浙江·杭州7.组织委员会由指导单位、主办单位、联合主办单位、主要发起单位、承办单位、技术支持单位和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共同组成。8.赛事组委会秘书处哈尔滨工业大学9.技术支持单位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赛事媒体支持《中国研究生》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三、参赛作品范围本届大赛参赛作品范围包括机器人的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参赛作品可以围绕某个机器人领域的主题(如工业领域、家政服务领域、康复医疗领域等),重点考核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洞察能力、创新性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等能力,提升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四、参赛对象及方式1.参赛对象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参赛方式以学校为单位,个人或团队参赛,每支团队参赛队员一般不超过5人(其中第1申报人默认为参赛团队队长),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2人,可跨学科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3.进入全国决赛后,不得变更项目及团队成员。4.已经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某一项主题赛事获奖的参赛作品,不能以同一作品参评本主题赛事。五、赛制安排按照作品的成熟度和技术特点分成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和医疗健康专项组。仿真组:提供机器人三维仿真分析、数字化设计、算法等方案,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部件组:提供机器人部件的创新设计方案与样机,并进行部件功能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集成组:提供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整机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医疗健康专项组:提供医疗健康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作品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医疗健康相关项目既可报名三个常规组,也可报名专项组。)第一阶段(初赛):机器人创新概念设计阶段线上评审,每个队伍必须提交申报项目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规划报告,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所上传报告进行线上初评。第二阶段(决赛):机器人设计实现阶段进入决赛的队伍,需要按照分组进行计算机动态仿真、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由评审专家确定作品获奖等级。六、赛程安排1.赛事通知发布时间:2022年4月20日内容: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公布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通知。2.赛事报名及作品提交时间:2022年6月15日截止内容:参赛项目团队须在截止日期前进行注册、报名并提交初赛作品;参赛队所在单位须及时审核本单位报名人员的参赛资格。上述事宜均须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进行操作。3.赛事初赛时间:2022年7月1日-7月10日内容:组织专家通过网上进行初赛评审并发布决赛名单。4.赛事决赛时间:2022年7月29日-7月31日内容:入围决赛团队将在浙江大学进行比赛。注:最终比赛时间将根据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部有关要求进一步确定,并提前半个月通知。各项内容具体时间安排以正式通知为准。七、奖项设置本次竞赛面向参赛作品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数量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另行确定;面向组织单位和个人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等奖项。奖金设置:参赛作品特等奖50000元/项(可空缺),一等奖20000元/项,二等奖10000元/项,三等奖(证书)。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八、其他事宜赛事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赛事组委会所有。1.赛事承办单位联系人:杨赓联系电话:0571-87951314电子邮箱:yanggeng@zju.edu.cn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邮编310027)2.赛事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浙江大学金娟霞0571-87953326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文0451-864164193.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4.赛事官方微信名称: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微信公众号二维码)5.为方便各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欢迎加进入QQ群交流。工作人员QQ(QQ群1-郑可乐:1340949600;QQ群2-黄庭威:1318304934;QQ群3-王昕远:1486277919)。QQ群1QQ群2QQ群3(注:请依次加群,群满请加下一个群,每支队伍只需加入其中一个群,请勿重复加群)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赛事组委会2022年4月20日附件1:“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项目报告书
26
2021-09
关于“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线下颁奖典礼延期的通知
各获奖参赛团队:鉴于教育部对从严从紧做好中秋国庆假期和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中秋国庆假期疫情防控,严控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倡导师生就地过节;此外,福建、黑龙江两省疫情反弹。为保证参会师生代表身体健康,经研究决定,原定于2020年9月28-3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暂时延期,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日程将另行通知。请各团队随时关注大赛官网通知。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1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