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动态
01
2023-08
“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指南修订说明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https://cpipc.acge.org.cn/sysFile/downFile.do?fileId=2f430538b4a64c048881b783eff3fe7d
18
2023-07
“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一问一答
本赛道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参赛选手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对无人机未来需要的前沿视觉算法的整合落地能力,违背该目的,投机取巧的方法将会获得较低分数,由于咨询该赛道的同学较多,竞赛执委会将普遍问题和共性问题进行了汇总,用问答的形式广而告之,希望参赛选手有所准备。问:跟踪目标与干扰目标是否有明显特征区别?答:没有,参赛队伍需要识别出所有人物,然后由评委在现场随机指定一个作为目标人物,则其他人物就自动变成干扰目标问:飞控是否可是使用大疆飞控或其他开源及商用飞控?答:可以问:无人机机架等硬件设备是否可以购买市面上已有的设备答:可以问:地面站软件部分是否可以基于开源地面站软件如(QGC)等进行二次开发答:可以,但是在实现同样功能的情况下,全自主开发的地面站软件会获得更高的分数问:目标跟踪等算法是否可以使用开源算法答:可以,但是禁止使用如阿木实验室提供的开源算法平台(Prometheus)等问:定点巡航和目标追踪先后顺序还是定点巡航中进行跟踪(目标追踪如何进行)答:可以分开,但是巡航中进行跟踪可获得更高分数问:无人机能否机载GPS答:可以问:巡检过程中有障碍吗(需要避障吗)答:巡检过程中不需要避障问:跟踪目标一个还是多个答:跟踪目标是1个问:干扰目标是否也会动答:干扰目标也会动,可能会遮挡被跟踪目标问:是否提前公开追踪目标(某个具体的东西或者人)如何区分追踪目标和干扰目标(二者是同一类东西吗),会提前给追踪目标的信息吗答:跟踪目标是场内工作人员(比赛时临时指定)问:跟踪和巡检路线是否一样答:跟踪过程中,被跟踪目标不一定会沿着巡检路线走,跟踪结束后继续按初始路径巡检问:追踪的评分标准答:根据是否跟踪丢失、跟踪效果给分问:无人机循迹的时候是给出轨迹的全局位置还是给出循迹轨迹的有色线条让无人机来确定循迹路线答:巡检轨迹是不规则多边形,举一个例子,比如比赛场地是一个操场中的足球场,巡检路线为矩形足球场,地面站中地图应该可以显示这个足球场,在地面站上指定巡检路线后,无人机按巡检路线飞行(可以根据地图上指定的点转换成GPS坐标或其他形式实现巡检功能,但不可以预先通过RTK等设备测量),问:关于地面站指点问题,是否有工作人员帮助操作在地面站上指点答:工作人员不会帮助选手操作地面站。问:每组选手的巡航路线是否相同答:相同问:比赛场地在室内还是室外答:室外问:比赛官方是否提供的无人机定位系统答:不提供定位系统,无人机上需要自己搭载定位系统,如GPS问:比赛中障碍物的类型有哪些?答:空中巡检没有障碍,无人机不需要避障动作,参赛队伍需要识别出所有人物,评委是现场指定的人物,和干扰人物没有特别的区分问:跟踪的目标人实在开始比赛之前(无人机未起飞之前)进行框选还是在巡检飞行过程中框选?答:巡检过程中问:“跟踪结束后继续按初始路径巡检”什么情况是跟踪结束(目标任人物偏离巡检路线吗)?答:由评委现场给出指令,结束跟踪任务,则无人机继续按初始路径完成后续的巡检问:巡检过程中框选目标是手动的吗?答:不是,是程序自动框选的,得到目标编号,然后由评委现场制定跟踪编号的人员
16
2023-07
“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专家网上初赛评审操作手册-2023
请专家特别注意,初评时间:7月17日-7月22日23时59分(网上评审)。联系电话:西北工业大学梁星丹1569035154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张勇187040498461、登录系统请采用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者谷歌浏览器访问系统,进入系统后点击右上角的登录按钮在弹出的界面输入登录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完成登录操作,具体操作如下图:图登录界面2完善个人信息首次登录系统后,专家需完善个人信息,完善个人信息页面如下图所示。其中【开户银行】必须填写到支行,否则将无法发放评审费。图专家完善个人信息3评审管理3.1我的评审任务点击【我的评审任务】可查看分配给自己的评审任务,如下图所示。图我的评审任务点击【录入评阅结果】,可查看作品并录入评分和意见,如下图所示。图录入评阅结果点击标号1处,可展开赛题信息。点击标号2处的作品文件名称,可下载作品文件。标号3处,可对作品进行打分。点击【暂存】,可暂存评阅结果信息。暂存后,可对结果再进行修改。点击【提交】,可提交该作品的评阅结果。提交后,不可再进行修改。3.2评审历史点击【评审历史】,可查看自己的评审历史,如下图所示。点击【查看评阅结果】,可查看自己对作品的评分及评审意见。图评审历史4用户中心4.1修改个人信息点击【修改个人信息】,专家可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下图所示。其中【开户银行】必须填写到支行,否则将无法发放评审费。图修改个人信息4.2个人密码修改点击【个人密码修改】可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如下图所示。图个人密码修改
10
2023-05
“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 飞行器创新大赛参赛邀请函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工作安排,现将“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大赛以“创新改变未来”为理念,围绕飞行器技术创新,着力增强广大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发掘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本届大赛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与青岛新动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二、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在读研究生、已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一年以内的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在职人员,特此鼓励企业在职人员积极参与企业赛道报名,参赛资格可放宽至研究生毕业5年以内。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各参赛队每队最多不超过5人,允许跨单位组队。三、主题、赛题及作品提交(一)主题“叩问苍穹,逐梦星辰”(二)赛题1.常规赛道1.1航空飞行器总体及分系统设计各类在大气层内飞行的航空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其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新载荷等分系统设计。包括各类使用氢能、电能、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新能源航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及其新型气动布局、新动力、新结构、新材料等分系统设计。1.2航天飞行器总体及分系统设计各类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航天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其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新载荷等分系统设计。1.3变体飞行器设计专题。各类在大气层内飞行、临近空间飞行、跨介质飞行的变体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其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新载荷、新型制导/控制系统等分系统设计。1.4飞行器先进推进系统专题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先进推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动力推进系统、新型航空燃气涡轮推进系统、固液体推进系统、爆震推进系统等的系统设计以及推进系统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装配技术、新材料及工艺装备技术等。1.5飞行器集群智能协同任务规划设计专题各类飞行器针对不同任务背景,通过单机或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决策、任务规划、综合评估等方面内容。1.6新一代智能飞行器设计专题各类在空间轨道运行、临近空间飞行、天地往返飞行、大气层内飞行、跨介质飞行的智能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多信息融合、智能决策、自适应制导/导航/控制、智能协同等分系统设计。2.企业赛道2.1多驱动模式融合的多栖无人飞行器设计设计一种多驱动方式的多栖无人飞行器,整机可以在水上、陆上、空中两种或三种介质通行,提出飞行器总体优化设计方案及分系统方案,重点突出多驱动模式融合控制策略及功能模块设计,需具有一定应用转化价值,完成相关仿真或模拟或实物验证。2.2抛射式可折叠小型无人机设计针对场景限制、空间限制等问题,设计一种便于携带和安装,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抛射快速起飞的可折叠小型无人机。重点介绍抛射和可折叠的机翼或支架设计、飞行控制算法设计和机体结构优化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需具有一定应用转化价值,完成相关的仿真和实验验证或实物验证。2.3船载无人机稳定收放结构与控制技术面向高海况船舶平台应用场景,设计可供船舶搭载配套的旋翼无人机总体方案,重点突出旋翼无人机在高海况情况下的移动舰船的平台上的起降回收固定装置设计和控制策略,完成相关仿真或模拟或实物验证。2.4创新型消防无人机设计面向城市超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和被困人员救援场景,设计一种具有高载重能力、高可靠性、高灭火效率和救援效率、适应城市密集建筑场景使用的创新型无人机方案,并完成总体方案与动力、结构、控制等分系统的方案概念设计与仿真,或实物验证。2.5创新构型单人飞行器设计面向大型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复杂地形地貌搜救等场景,设计一种具备轻量化、可穿戴或便携的创新构型单人飞行器方案,并完成总体方案与动力、结构等分系统的方案概念设计与仿真。3.挑战赛道室外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巡检与跟踪以室外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巡检为任务背景,进行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通过自主起降、固定线路巡航、目标识别、目标追踪等任务,实现无人机巡检过程中对特定目标的精准识别、持续跟踪和定位,并尽可能获得最多任务分数,具体要求详见《“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指南》。(三)作品提交作品分为创意类和实物类作品。每支报名团队必须在2023年7月15日前提交项目报告书,报告书包括方案创新点,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具体方案描述等内容。参赛作品通过大赛网站提交项目报告书。项目报告书为比赛最终评比材料。设计方案、数字模型、动画、视频、研究报告等可作为附件一并提交。如作品包含实物模型,在初赛时提供视频材料,决赛时进行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大赛不接受涉密作品和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参赛,如出现涉密或涉知识产权纠纷作品,由参赛选手承担相应责任。四、大赛安排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初赛采用网上评审形式,决赛采用现场答辩和实物展示的形式(挑战赛道不设初赛)。1.2023年5月10日:发布大赛通知。2.2023年5月11日-6月30日:网上参赛报名。3.2023年5月11日-7月1日:资格审核。4.2023年5月11日-7月15日:提交初赛作品。参赛团队队长所在单位需对本单位参赛队伍进行资格审核。所有参赛团队须在7月15日前完成初赛作品提交。参赛队注册、报名、参赛队所在单位审核及初赛参赛作品提交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网址为https://cpipc.acge.org.cn/cw/hp/3。5.2023年7月16日-31日:大赛初赛作品评审,组织专家网上进行初赛作品评审。6.2023年8月1日-8月15日:公布大赛决赛入围名单。7.2023年8月末:举行决赛。五、奖项设置本届大赛面向参赛作品设置一等奖(前3名为冠军、亚军、季军奖)、二等奖、三等奖,面向组织单位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奖金设置:冠军50000元/项,亚军40000元/项,季军30000元/项,一等奖10000元/项,二等奖3000元/项,三等奖可获得荣誉证书。奖项数量: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另行确定。六、其他事宜作品提交要求、申诉仲裁、纪律处罚、知识产权与保密、大赛时间安排等其它相关事宜详见《“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指南》(附件2)。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组委会所有。本届大赛后续相关事宜敬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1.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cw/hp/32.大赛邮箱:yjs@email.sau.edu.cn3.大赛微信号:sau-yjs4.问题咨询与交流:为方便各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欢迎扫码进入QQ群各单位组织教师QQ群:630850396参赛队队长交流QQ群:1975027325.第九届大赛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承办单位联系人:周思雨024-89723492(总体协调)张勇024-89723727(竞赛组织)许录艳024-89723995(专家评审)袁浩13614045377(报名工作)张佳琪15804250695(报名工作)何洪斌15712320986(作品提交)陈仁桢18804027618(作品提交)刘焕梅024-89726538(媒体宣传)秘书处联系人:牛茂贵梁星丹029-88460398(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组委会2023年5月10日附件1:“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参赛邀请函附件2:“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指南附件3:“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参赛作品项目报告书参考模板附件4: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用户手册
28
2023-03
“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追踪赛题结果公示
各参赛单位、参赛队:“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追踪赛题于2023年3月25日通过现场评审的方式圆满结束。参赛作品经专家评审、专委会评议,并报大赛组委会表决通过,共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如有异议,请通过邮件或书面形式实名向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反映。公示时间:2023年3月29日-2023年4月4日联系邮箱:ffvc2022@126.com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组委会2023年3月29日附件:“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追踪赛题获奖名单公示
14
2023-03
关于参加“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 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挑战赛道决赛及闭幕式的通知
“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挑战赛道决赛及闭幕式定于3月23日至3月26日在黑龙江哈尔滨线下举行,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时间安排日期时间具体事项参与人员3月23日(星期四)9:00-19:00报到各参赛队3月24日(星期五)8:30-9:30赛前领队会各队队长9:30-17:00适应场地、无人机试飞及调试各参赛队9:30-17:00分批参观航天馆、校史馆全体参赛师生3月25日(星期六)9:00-17:00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追踪赛各参赛队14:00-17:00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人才交流会全体参赛师生、哈工大在校学生3月26日(星期日)9:00-10:00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全体参赛师生二、挑战赛道相关说明赛题具体内容详见附件。挑战赛道联系人:陈同学13668273823,白老师18646086396三、会务安排1.进入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追踪)决赛的参赛队员(限5人)以及其他赛道一等奖队伍代表(限1人)的住宿费由主办方报销,指导教师(限1人)住宿费、路费自理。2.报到及住宿地点:哈尔滨市星程酒店(哈尔滨会展中心龙塔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直路216号(黄河路与南直路交口),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院内。3.本次比赛不安排接送站,请自行前往酒店报到。4.赛会联系人:曹老师15561668722,王老师18911816791四、其他说明1.决赛期间请务必携带身份证件,用于决赛过程中核实队员身份,一旦发现冒名顶替行为,将取消参赛队伍成绩并通报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2.为方便全国总决赛各参赛队员交流,承办单位已建立“2022未来飞行器大赛通知群”,请所有进入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追踪)决赛的参赛队员以及其他赛道一等奖队伍代表加入此群。验证时请注明“学校-队伍名称-姓名”,为确保群成员身份属实,不按照格式申请的信息,无法通过验证。3.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参赛师生来哈途中做好安全防护。4.其他未尽事宜将在微信群内通知。附件: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追踪比赛方案“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执委会2023年3月14日
31
2022-12
“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已完赛赛道结果公示
各参赛单位、参赛队:“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道-碳卫星大气观测轨道设计与优化赛题和常规赛道、企业赛道全国总决赛分别于2022年12月20日和29日通过线上评审的方式圆满结束。参赛作品经线上专家评审、专委会评议,并报大赛组委会表决通过,共评出一等奖14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85项,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如有异议,请通过邮件或书面形式实名向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反映。公示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0日联系邮箱:ffvc2022@126.com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组委会2022年12月31日附件:“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公示
14
2022-12
关于举办“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常规赛道、企业赛道全国总决赛的通知
大赛决赛各参赛单位、参赛队:根据“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决赛”)实施计划,常规赛道、企业赛道全国总决赛将于2022年12月28日至30日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总体要求1.比赛模式受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现状影响,为切实维护广大参赛师生身体健康安全,决赛将采用线上比赛模式。常规赛道、企业赛道均采用在线评审;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受比赛条件限制,延期举行,其后续安排及大赛闭幕式另行通知。2.参赛人员决赛的参赛人员必须来自于报名系统提交的团队成员。挑战赛道(碳卫星大气观测轨道设计与优化)不限制线上论坛参加人数,前12名需要汇报设计方案,请准备汇报PPT。二、报名信息提交1.决赛参赛确认函请各参赛队将填写好的《决赛参赛确认函》(附件1)及邮件主题,以“确认函+作品序号+作品名称”命名(作品序号为初评结果公示的序号),于12月16日17时前发送至邮箱ffvc2022@126.com,未按时反馈确认函者,将视同其放弃决赛资格。(挑战赛道“室内无人机协同识别”)也须按期提交本项材料)2.决赛知识产权免责声明请各参赛队将手写签字后的《决赛知识产权免责声明》(附件2)扫描成PDF格式,以“免责声明+作品序号+作品名称”命名文件及邮件主题,于12月16日17时前发送至邮箱ffvc2022@126.com,未按时反馈确认函者,将视同其放弃决赛资格。三、参赛材料提交1.作品报告书请各参赛队严格按照模板填写报告书(附件3),于12月21日17时前将PDF格式报告书发送至邮箱ffvc2022_report@126.com,文件及邮件主题命名方式为“报告书+序号+名称”。2.汇报PPT请各参赛队制作汇报PPT,内容不得体现任何参赛队伍及培养单位实名信息,否则视为作弊。将汇报PPT以“汇报PPT+序号+名称”命名,存储于百度网盘内,于12月21日17时前分享链接和文件提取码发送到ffvc2022_beamer@126.com。邮件主题以“汇报PPT+序号+名称”命名,PPT提交后不接受任何修改和替换。3.获奖展示PPT请各参赛队制作展示PPT,PPT共2页,首页为参赛名、参赛队名和所属院校,次页简介参赛作品(图片+200字创新点)。于12月22日17时前将展示PPT发送至邮箱ffvc2022_beamer@126.com,文件及邮件主题命名方式为“获奖展示PPT+序号+名称”。大赛承办单位将根据获奖情况,在颁奖典礼上播放展示PPT。PPT提交后不接受任何修改和替换。4.作品视频请各参赛队制作一段能够展示本队参赛情况的视频,要求:①时长1-2分钟;②视频格式为mp4;③作品名称、团队名称、院校名称须在视频开始时以文字行始出现。请将视频及邮件标题以“视频+序号+名称”命名;于12月23日17时前将视频的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和文件提取码发送到ffvc2022_videoclip@126.com。大赛承办单位将根据获奖情况,在颁奖典礼上播放视频。视频提交后不接受任何修改和替换。四、线上评审形式决赛评审包括作品展示、PPT讲解及专家问询三个环节。每个作品线上评审时间共计15分钟,其中包括10分钟作品演示和PPT讲解,以及5分钟专家问询。作品演示与PPT演讲可穿插进行,也可先后分别进行,讲解演示时间请参赛队根据作品需要自行分配。为了保证演示效果和评审公平性,要求提前布置好展示摄像双机位,进行直播演示。不具备直播演示条件的可播放飞行录像,飞行录像应该为一段连贯的无剪辑视频,其中飞行器在空中连贯飞行无切换的画面不少于30s。五、线上答辩要求1.线上答辩流程请参赛队员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提前在腾讯会议等候室候场(用户名修改为“团队编号—本人实名”),待主持人允许后进入答辩室。(1)身份验证(手持身份证于摄像头右前角,且不遮挡脸部),维持5秒,同时口述答辩人“团队编号+姓名”(不计入答辩时间);(2)作品实时展示与PPT讲解;(3)评审专家问询。2.线上演示要求(1)演示采取网络远程视频的形式进行。(2)演示条件要求:稳定的高速网络、安静的独立空间、清晰的拾音效果、充足的光照条件、足够的设备电量。(3)作品演示要求双机位配合,答辩要求参赛选手正对摄像头。腾讯会议命名规则:①一名参赛选手负责线上演示,腾讯会议中作品演示设备命名规则:组号—作品演示—机位类型,例如:A1—作品演示—主机位、A1—作品演示—辅机位;腾讯会议中答辩设备命名规则:组号—作品演示。②其他参赛选手可以接受专家问询,腾讯会议中作品演示设备命名规则:组号—组内自行分配的成员序号—机位类型,例如:A1—01—主机位、A1—01—辅机位。双机位具体要求如下:【主机位】:设备摄像头正面拍摄演示画面,要求清晰体现作品操作过程、相关参数与运行效果。根据作品实际演示需要,采用固定或手持方式拍摄,演示期间应保持镜头画面平稳有序,可边演示边讲解。【辅机位】:设备摄像头在演示队员斜前方45°拍摄,要求演示队员与演示作品同框,并清晰可见。演示队员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戴帽子、墨镜等。①评审全程,保持摄像头开启,并注视镜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提前关闭答辩设备通话、录音、录屏、闹钟等可能影响评审的应用程序。提前准备三脚架或手机支架等工具,妥善安置摄像设备。②线上评审采用腾讯会议远程视频会议软件。请下载并安装腾讯会议的客户端、注册账号并保证可以登录。③竞赛承办方将于12月28日组织答辩前的远程视频测试,请答辩选手按照通知中硬件配置的要求,提前做好硬件及腾讯会议软件使用的准备,在调试期间按照上述要求先放置双机位,准备身份证,按照正式评审流程,配合工作人员完成远程视频测试工作。3.答辩纪律(1)请携带本人身份证件以备查验,同时保持本人手机畅通,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联络;(2)若遇网络或信号等原因造成的通信效果不佳时,参赛队员须立即联系大赛工作人员,根据情况进行缓答辩或重新答辩(每支队伍只有一次重新答辩机会,且仅限当天,答辩顺序安排在当天答辩的最后一队,如有多支队伍,以第一支类推)。若答辩当天直至小组答辩结束仍无法进行答辩的,视为放弃答辩,由参赛队承担全部责任和后果;(3)答辩过程禁止录音、录像和录屏,禁止将相关信息泄露或公布;(4)答辩全程只允许参赛队员在答辩房间,禁止他人进出(若由于非参赛队员进入干扰答辩,视同作弊),作品展示完成后,所有参赛队员均可回答专家问询;(5)答辩过程中禁止指导老师参与。以上若有违反,视同作弊,当即取消参赛成绩并通报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六、决赛日程安排1.时间:2022年12月28日-30日2.决赛日程安排暂定如下:表1决赛日程安排日期时间内容12月28日09:00-17:00网络测试12月29日08:30-09:30开幕式10:00-12:00分组评审14:00-18:00分组评审12月30日08:00-11:00碳卫星报告11:00-12:00成绩公布七、比赛注意事项1.如遇突发疫情导致赛程变动,相关通知将通过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发布,请各参赛队及时关注。2.为方便统计工作,比赛提交材料、邮件主题及提交邮箱地址均有严格格式、时间要求。请各参赛队在发送材料时仔细核对,因未按照格式提交材料而产生的问题由参赛队承担。表2材料收取方式明细项目命名方式截止时间邮箱决赛参赛确认函确认函+作品序号+作品名称12月16日17时ffvc2022@126.com决赛知识产权免责声明免责声明+作品序号+作品名称12月16日17时ffvc2022@126.com作品报告书报告书+序号+名称12月21日17时ffvc2022_report@126.com汇报PPT汇报PPT+序号+名称12月21日17时ffvc2022_beamer@126.com获奖展示PPT获奖展示PPT+序号+名称12月22日17时ffvc2022_beamer@126.com作品视频视频+序号+名称12月23日17时ffvc2022_videoclip@126.com3.为方便交流沟通,各位参赛队队长(不含挑战赛道)请务必加入决赛队长QQ交流群,群号:697307136。4.第八届大赛全国总决赛承办单位联系人:王猛15612656580曹昊阳15561668722张浩铭13069728090王浩瑞18911816791(材料汇总专员)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牛茂贵158295570715.本通知由“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执委会负责解释。“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执委会2022年12月14日附件1:决赛参赛确认函附件2:决赛知识产权免责声明附件3:决赛作品报告书参考模板
17
2022-11
关于“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决赛拟入围名单的公示
按照《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章程》及评审规则等相关要求,“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初赛已顺利结束。现将初赛阶段评审工作相关情况公告如下:为保证大赛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组委会共邀请42家单位的145位专家担任本届大赛初赛评委。在规避本单位专家评审的原则下,同时兼顾避免每件作品由三名以上同单位专家评审,以及一位专家评选5件以上同单位作品的情况。每件作品由系统随机分配5名本组专家,去掉最高分及最低分后平均得到作品最终成绩。本届大赛报名439支队伍,提交有效作品419支队伍,其中挑战赛道51支不参与初赛评审。其余368支队伍中,共有来自37家培养单位的121支队伍入围决赛,其中常规赛道105支,企业赛道16支,现将拟入围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2年11月17日至11月1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实名方式向大赛秘书处或承办方反映,逾期及匿名反映不予受理。秘书处联系人:牛茂贵手机号码:15829557071办公电话:029-88460213承办方联系人:王猛手机号码:15612656580办公电话:0451-86415152电子邮箱:ffvc2022@126.com附件:“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决赛拟入围名单“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执委会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代章)2022年11月17日
25
2022-10
“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碳卫星轨道设计题目勘误
碳卫星轨道设计题目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