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的学术、实践交流,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展示平台,定于2023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全国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同时举办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请各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组织研究生报名参赛。现将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成立执行委员会,执委会一般设主任2名、副主任8名和委员35名。执委会主任由陕西省学位办公室、陕西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和承办高校主管校领导担任,必要时可增加1名承办高校电子信息类学科具有院士身份的院长担任主任,副主任由西北五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和承办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各参赛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附件1)。执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二、参赛资格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研究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录取证明)均可报名参赛。 三、竞赛时间及地点 竞赛时间:2023年7月22日—24日。 竞赛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请参赛人员于7月22日前往竞赛地点报到,具体安排参见竞赛官方网站及后续通知。 四、竞赛形式及内容 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两部分竞赛相互独立,组队、报名、评审、奖励工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影响。技术类竞赛部分由企业命题和开放式命题两个赛道组成,在技术竞赛的开放式命题中设置八个参赛方向,采用开放式命题与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事相关事宜详见参赛说明(附件2)。 五、参赛事宜 1.参赛单位均在全国大赛公布的网络平台进行报名并线上提交作品,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2.各参赛队均须缴纳参赛费,缴费金额及方式详见参赛说明(附件2)。 3.请各参赛单位按照评审委员推荐说明(附件3),于5月25日前将推荐的3-5名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校专家和1-2名企业行业专家信息发送至指定邮箱。届时建立评审专家库,评审委员将从专家库中遴选产生。 4.各参赛单位须于6月23日前将本单位参赛队的报名信息汇总表(pdf格式和word格式)(附件4)发送至指定邮箱。汇总表须加盖参赛单位公章(或主管部门公章),并有负责人签名,否则视为无效。 5.参赛单位应成立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小组或指定联络人,负责本校参赛动员、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前辅导、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参赛事宜,并于6月23日前将联系人信息表(附件5)(word格式)发送至指定邮箱。 6.竞赛组委会将于参赛作品提交后组织评委进行初选,初选获得一等奖的参赛作品方可进入现场赛环节,现场赛选出参加全国决赛的作品。 7.参赛队须制作作品简介易拉宝,用简短的文字图片呈现作品关键信息。易拉宝由参赛队自行带到竞赛现场。 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5月24日 附件:1.执行委员会人员名单 2.参赛说明 3.评审委员推荐说明 4.参赛作品信息汇总表 5.联系人信息表 6.关于举办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的通知附件1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执行委员会人员名单执委会主任(3人)袁宁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洪军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执委会副主任(8人)张和平陕西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处长(主任)张发旺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盛宗煜青海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翟家驹宁夏回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宏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龙建纲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永东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副主任执委会委员(35人)罗婧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吴胜利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竞赛工作室负责人姜文陕西省电子学会秘书长姚如贵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宋怀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君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军西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戴璐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徐玮长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黄鹏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处处长马晨光火箭军工程大学招生培养处处长高向鹏西安邮电大学研工部部长许增光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仵杰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杨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臧国强西安工程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陈超波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李斌陕西科技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屈孟男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付兴林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凡明锦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院院长蔡红专西京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汪强兰州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芦有鹏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科长王耀斌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副院长李二超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姚永鹏甘肃农业大学研工部部长张国恒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玉安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副主任郭中华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肖学峰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于炯新疆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新芝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太红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熊仁次塔里木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部长(处长)附件2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参赛说明 一、竞赛简介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 竞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意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信息与电子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促进研究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陕西省省赛与西北赛区选拔赛合并举办,面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西北赛区参赛对象,负责选拔赛区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 二、参赛办法 (一)参赛对象 西北赛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研究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录取证明)。 (二)参赛方式 1.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同一个参赛部分(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二名,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参赛队员必须具有正式研究生学籍或已被确认录取资格。有特殊情况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赛队中最多允许有一名是本科生,但必须事先向执委会申请并经过批准,本科生参赛申请详见竞赛官网。 2.参赛队以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参赛单位,参赛队伍经过所在参赛单位同意后,在竞赛官网上完成注册、组队报名、缴费及作品提交。网上报名指南请参照竞赛官网。 3.参赛单位设立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小组或指定联络人,在竞赛官网注册参赛单位管理员账户,负责本参赛单位参赛队伍的资格审核和信息管理。 4.技术类竞赛与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报名费由主办方及秘书处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收取并开具电子发票。 三、赛事内容 1.技术竞赛采用开放式命题与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参赛队自主选择作品命题。评审重点考察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技术实现以及团队综合能力。 2.开放式命题分为以下八个参赛方向,参赛队可自行选择参赛方向: 1)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针对某一功能应用所开展的具有较强创新创意的电子电路软硬件设计、终端设备或嵌入式系统实现等,如基于FPGA、DSP、MCU、嵌入式系统等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硬件、新型射频天线、并行处理系统、仪器仪表等; 2)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包括但不限于实现自动控制与自主运行的创新创意软硬件系统与电气自动化系统等,如机器人、飞行器、智能车、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传感器、设备或系统、电能变换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控制技术等; 3)通信与网络技术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种通信及网络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创意通信网络应用模块或系统,如网络安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空间信息网、水下通信网络、工业控制网络、边缘计算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4)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知、传感器、微纳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空间探测等传感与信息获取类软硬件系统,如工业传感、生物传感、生态环境传感、光电探测、遥感探测、定位导航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图像、语音、文本、频谱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特征识别,以及信号检测及对抗的软硬件系统,如安防监控、音视频编解码、网络文本搜索与处理、雷达信号处理、信息对抗系统等; 6)人工智能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群体智能、决策管理等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或智能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慧家居等; 7)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设计等构建的新型电子信息类软硬件系统,如面向生命健康、艺术创造、环境生态、清洁能源等的新型传感器、电子电路、处理器、通信网络设备、信息处理器以及应用系统等; 8)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包括但不限于用以构建及拓展6G愿景、应用及需求的先进无线网络创意(含支撑技术、模块或系统),如面向绿色节能、超高吞吐、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远覆盖、海量连接、极简架构、智慧互联、通感一体、内生AI及原生可信的方案、设备、系统或软件。 3.企业命题包括兆易创新企业命题、华为企业命题、飞腾企业命题、地平线命题、景嘉微企业命题、算能命题、优利德命题、龙芯命题、TI命题、安谋科技(ArmChina)命题、Synopsys命题,MathWorks设立MATLAB/Simulink企业应用专项奖。具体命题及专项奖信息请于2023年3月参见竞赛官方网站。 4.技术竞赛要求参赛队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演示实物,并向组委会提交参赛电子文件,包括技术论文、演示视频、门型展架设计图片与作品照片。 5.要求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涉及的作品是已实现功能的实物,并向组委会提交参赛电子文件,包括作品演示视频、作品介绍PPT和商业计划书。 6.组委会不限制参赛作品所使用工具的品牌和型号,由参赛队自行选择,所使用软硬件工具的品牌不影响竞赛成绩。 7.参赛队拥有其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不可抄袭他人作品或侵占他人知识产权。如有违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8.同一学校同一主题作品不可连续参赛,如果确实有重大改进,请在提交作品时标注往届获奖情况,并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若作品无重大改进,一旦查实,撤销比赛奖项,并以组委会名义向参赛单位发放通知。 9.竞赛根据往届参赛数据建立论文库并查重。论文重复率高且未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经专家鉴定为重复参赛或无实质创新、作品雷同或有抄袭行为的团队,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向参赛单位进行通报。 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作品难点与创新;(2)方案论证与设计;(3)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4)软件设计与流程;(5)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6)总结。 不同类型作品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论文字数8000-10000字为宜,具体格式要求参见竞赛官网。 2.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意义;(2)团队介绍;(3)产品内容;(4)行业及市场情况;(5)营销策略;(6)融资说明;(7)财务计划;(8)风险控制;(9)项目实施难度。 商业计划书模板详见竞赛官网。 3.参赛作品演示视频 视频分辨率不小于1280*720,大小不超过100M,时长不超过10分钟,格式为avi、mp4、wmv之一。视频内容应包括作品原理及创新点、结构介绍、功能演示等三部分。 出现在视频中的参赛队员需穿着正装出镜(男士白衬衣黑西裤黑皮鞋,女士白衬衣黑套裙或黑西裤黑皮鞋),使用普通话讲解作品,配备字幕。 4.参赛作品PPT 作品展示PPT统一为office2007格式,模板参见竞赛官方网站。其中,技术竞赛PPT内容建议包含但不限于:选题意义、创新与特色、核心技术方法、结果与分析、应用价值。如参赛作品有项目基础,务必于PPT中明确阐述参赛团队的工作内容、主要贡献和组内分工。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PPT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及管理团队概述、项目意义及创新点、项目原理及设计方案、项目形象及功能模拟、行业及市场、营销及融资、财务及风险等。要求有作品实物,并提供参赛作品演示视频,视频要求参见竞赛官网。 5.参赛作品展示图片 参赛作品全貌、特写照片5张,指导老师、参赛队员与作品合影1张,全体成员在参赛单位标志物前合影1张,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M。没有条件合影的,可通过软件拼接合成。 6.作品简介“门型展架” 作品简介“门型展架”模板参见竞赛官方网站,展架应在不影响知识产权及论文发表的前提下,凝练参赛作品的主要创新。要求参赛团队: (1)清晰、简洁地描述作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与背景; (2)准确、完整地阐述参赛作品中具有创新性的关键技术; (3)客观、详实地对比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主要参数、设计方法、成本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参赛团队如有成员本人署名的支持作品创新性的旁证材料,如专利、鉴定证书、验收证书/报告、论文、第三方评估等,应在对应创新点前标明,并根据其重要程度排序,展架仅展示团队成员本人参与的工作内容,非参赛团队成员本人的作品创新性旁证材料不作为竞赛评审依据。 展架内容要求文字精炼、结构清晰,图文结合,格式为.jpg。展架电子文件允许根据内容需要纵向延长,大小不超过30M,用于评审现场的“门型展架”实物尺寸要求为80cm*180cm。优秀团队展架内容将面向社会公开,以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展示当代研究生科研风采。 7.作品提交 将PDF格式与docx格式的技术论文或商业计划书,JPG格式作品简介“门型展架”电子文件,分别单独上传提交至官网对应处。演示视频、展示照片及其他电子文档压缩至同一文件夹中,并以“参赛单位-参赛队-作品名称”命名,上传至百度网盘,将下载链接与密码提交至竞赛官网后,即完成官网作品提交。 其中,技术竞赛PPT用于评审答辩,不作为作品附件提交,商业计划书专项赛PPT作为作品附件提交。 五、评审办法 1.对于技术竞赛,本分赛区选拔赛的评审环节分为初选赛和现场赛。西北赛区组委会将于报名结束后组织评委进行初选。评委根据参赛作品提供的材料,通过会议评审,确定参赛作品的获奖等级。初选赛的一等奖作品将获得参加现场赛的资格,现场赛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参加全国决赛的名额以全国决赛组委会通知为准。 2.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不参加本分赛区评审,由全国赛秘书处中国电子学会组织投资机构评委统一进行评审。 3.技术竞赛现场赛要求参赛队携带参赛作品和作品展板于统一时间集中到指定地点,展示作品功能,进行分组答辩。评委根据技术论文、作品展示情况和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4.技术竞赛现场赛的作品答辩分为参赛作品介绍、现场问答两个环节,答辩时间为15分钟,包括10分钟演讲和5分钟质询答疑。参赛队需使用作品展示PPT进行作品介绍与答辩。主要评审参赛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参赛队的整体素质和团体协作能力。 5.技术竞赛从选题的创意创新与先进性、应用价值、功能完整性、底层软硬件创新设计与作品展示、论文等维度对作品进行评审;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从商业文本、团队价值、项目价值和商业价值等维度对作品进行评审。 6.评审以百分制进行打分,给出各参赛作品分数,根据作品分数和获奖比例得出获奖结果。 7.评委采用本校回避原则,不参评自己学校的参赛作品。 六、奖项设置 本选拔赛设团队等级奖、优秀指导老师奖及优秀组织奖。其中,团队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20%,二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30%,三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30%。 七、时间安排 1.竞赛报名及参赛作品准备阶段:2023年4月—6月。 2.报名及提交作品截止时间:2023年6月20日前。完成提交以后,仍然可以继续完善作品。 3.本分赛区初选赛时间:2023年7月15日—16日。 4.本分赛区现场赛时间:2023年7月22日—24日。 5.全国决赛时间:2023年8月。 八、缴费说明 技术竞赛缴费金额为1000元/队,商业计划书专项赛缴费金额为500元/队,由秘书处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收取并开具发票。 九、其他 1.竞赛期间,参赛队餐费由承办单位负责,住宿费、差旅费等其他费用自理。 2.报名流程、评审办法、赛务安排等相关事宜,请关注竞赛官方网站。 十、联系方式 竞赛具体事宜请与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的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联系。 (一)全国决赛 竞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1.联系人:马老师刘老师 2.答疑电话:400-885-0611/010-68600723 3.官方微信号/视频号:cieeda 4.组委会邮箱:cieeda@163.com 5.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普惠南里13号楼 (二)陕西省竞赛暨西北分赛区选拔赛 1.主办单位: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 邮 编:710061联系人:邓晓宁 联系电话:029-88668826(传真) 电子邮箱:xwb710003@163.com 2.执行委员会办公室: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 编:710049 联系人:马钰焯刘恰任可新 联系电话:029-82668663/88968663 电子邮箱:kexinren@xjtu.edu.cn 电子设计竞赛QQ工作群名:2023研电赛西北赛区 电子设计竞赛QQ工作群号:496064393 请各参加高校的1-2位领队老师加群,进群后将名称改为“学校-姓名”。附件3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评审专家库人选推荐说明 西北赛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确保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以下简称“竞赛”)按期举办,作品评审工作顺利开展,请各单位积极向大赛推荐评审专家库人选,届时评审委员将从专家库中遴选产生。推荐人选要求如下: 1.被推荐人需从事电子、通信、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物理电子、微波工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教学或科研工作10年以上,须具有教授职称。 2.被推荐人在其专业领域应具有一定声望。 3.请各单位优先推荐具有研究生或本科生大赛评审经验者。 请各单位推荐3-5名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校专家和1-2名企业行业专家,并填写《推荐评审委员情况信息表》和《推荐评审委员情况汇总表》(附后),于2023年5月25日前将电子版(word格式和pdf格式)发送至邮箱kexinren@xjtu.edu.cn。 联系人:任可新 联系电话:029-82668663/88968663。推荐评审委员情况信息表姓名性别民族职称专业领域及方向(请在相应的方向后打√)1.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2.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3.通信与网络技术类□4.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5.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6.人工智能类□7.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身份证号码职务所在单位邮编地址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近三年专业工作简历:说明:该表须于2023年5月25日前发送至邮箱kexinren@xjtu.edu.cn。推荐评审委员情况汇总表单位名称:序号姓名性别民族专业领域职务/职称所在单位手机电话电子邮箱123说明:该表须于2023年5月25日前发送至邮箱kexinren@xjtu.edu.cn。附件4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参赛作品信息汇总表参赛单位名称(公章):序号参赛队作品名称指导教师联系方式队长联系方式队员说明:该表请于2023年6月23日前发送至邮箱kexinren@xjtu.edu.cn。附件5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参赛单位联系人信息表学校名称:姓名工作部门及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手机号码电子邮箱QQ号说明:该表请于2023年6月23日前发送至邮箱kexinren@x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