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时间 开赛时间:2015年3月 初赛时间:2015年6-7月 决赛时间:2015年8月 二、赛区划分 第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划分七大赛区: 东北分赛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华北分赛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西北分赛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南分赛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藏族自治区 华中分赛区: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 华东分赛区: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地区 华南分赛区: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竞赛流程 竞赛分七个阶段:分赛区成立与竞赛宣传,竞赛报名,参赛作品收集,参赛作品线上初审,决赛现场评审、项目商业计划书评审,竞赛颁奖,竞赛总结,具体参赛流程如下: 四、参赛办法 1.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在读研究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证明)及国外高校在读研究生亦可参赛。 2.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组委会不接受个人形式报名。 3.每支参赛队原则上由一名指导老师、三名学生组成,三名学生必须具有正式研究生学籍或已被确认保送研究生资格。有特殊情况的研究生培养单位,3名参赛队员中允许有1名是本科生,但必须事先向竞赛组委会申请并经过批准。 4.参赛队伍经过所在学院或者研究生院批准后,在竞赛官网上完成注册报名。 5.参赛单位成立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小组或联络人,负责本校或本院所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参赛动员、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前辅导、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 6.报名费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收取并向缴费单位开具发票,用于竞赛评审和组织工作。 五、赛题说明 1.竞赛采用开放式命题与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参赛队自主选择作品命题。重点考察参赛队员应用电子信息基础理论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开放式命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技术与系统、电子电路与系统、光电子、物理电子、网络与计算机、微波工程、机电一体化、图像多媒体、软件工程等领域。 3.企业命题按照不同命题分组评审,具体命题信息请于2015年3月参见竞赛官方网站www.gedc.net.cn。 4.参赛队按照自选命题设计参赛作品,并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的演示实物。向组委会提交的作品为技术论文和演示视频电子文件,初赛采用网上评审,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进行评审。 5.作品答辩:分为参赛作品介绍、专家现场提问等二个环节,旨在评审参赛队的整体素质,参赛队作品的水平、参赛队员临场发挥和团体协作能力。 6.项目商业计划书:参赛队自愿参与,此环节不影响初赛、决赛成绩。 六、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作品创意(2)方案论证与设计(3)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4)软件设计与流程(5)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6)作品难点与创新(7)总结 论文字数5000-8000字为宜,具体格式要求参见竞赛官网。 2.参赛作品演示视频 分辨率不小于640X480,时长不超过15分钟,格式为avi、mp4、wmv之一,刻制成光盘,寄至分赛区组委会。 3.参赛作品展示图片 参赛作品全貌、特写照片5张,指导老师、参赛队员与作品合影1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M,在竞赛官网上提交。 七、评审办法 1.初赛评审:竞赛评审委员会组织各分赛区评委对初赛作品进行统一评审,评审按照选题创意度、创新性、完整性、清晰度、优化度等综合因素,以100分制进行打分,给出各参赛作品分数,根据分数决定参加决赛的竞赛资格。 2.决赛评审:竞赛评审委员会组织现场评审,评委现场参观、询问所有参赛作品后,参赛队按照规定顺序进入答辩室答辩,评委按照参赛作品的选题创意度、创新性、完整性、清晰度、优化度和参赛队答辩表述能力等综合因素,以100分制进行打分,给出各参赛作品分数,根据分数决定决赛团体奖名次。 3.个人奖用于奖励综合能力突出的参赛队员,评委会将结合参赛队员答辩表现和参赛队推荐决定个人奖得主。 八、奖励办法 1.各分赛区分设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由组委会统一颁发奖状。 2.各分赛区一等奖参赛队获得决赛资格,决赛设团体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老师奖;优秀组织奖;企业专项奖等,由组委会统一颁发奖状,并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3.以上奖项具体数量由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确定。 九、赛程安排2014年12月—2015年3月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5年6~7月2015年8月各分赛区成立,参赛资料发放报名参赛,作品准备、创作初赛,集中线上评审决赛,集中现场评审,颁奖启动阶段创作阶段初赛阶段决赛阶段 十、其他 1.决赛期间,参赛队(1名领队/指导老师和3名队员)餐费由承办单位负责,住宿费、差旅费等其它费用自理。 2.不能组队参加本届竞赛的单位可以派员进行观摩,每个单位可派1~2名代表,并于2015年6月1日前将观摩回执发送至分赛区组委会。观摩人员交通费和住宿费用自理,承办单位将提供有关方便。 3.竞赛网站自2015年3月16日开始接受报名,报名及作品上传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30日(各分赛区若有特殊情况,将在网站上另行通知)。请于截止时间前登陆竞赛官网完成报名流程,将盖章的报名表扫描件上传至官网,同时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4.报名表均须加盖参赛学校或单位的公章(或研究生院公章),并有负责人签名,否则视为无效。 5.每个参赛队必须至少配备一台笔记型计算机,安装好一种文书处理软件(如MSWord),以及参赛所需的软件系统。 6.决赛阶段作品答辩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将于报到后另行通知。 十一、竞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普惠南里13号楼 联系人:王新霞、何文丹,联系电话:010—68273817 官方微博名: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组委会邮箱:cieeda@163.com 注:方案解释权归竞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