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
大赛动态
31
2022-05
“扎根乡村 科技强农”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总决赛在大理举行
“桔子红了,山水绿了,老乡笑了!”“高原薯行者,助力科技扶贫”“借林生财、聚‘才’兴村”……5月27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总决赛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本届赛事以“扎根乡村科技强农”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主会场在大理国际会议中心。总决赛由来自全国14所入围决赛高校的30个团队参加线上路演,专家评委集中线下评审,共有9.29万余人次在“云端”关注开幕式和各项赛事,为选手们点赞、加油。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的力量,向新向好向未来。”参会领导和专家致辞本届大赛决赛共分为科技创新类、应用创新类、产业创新类三个赛道,经过一天精彩的比赛,“桔子红了,山水绿了,老乡笑了——科技小院助推川渝柑橘产业绿色发展”、“高原薯行者——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助力科技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借林生财、聚‘才’兴村——小黑垡科技小院助力京郊乡村振兴”、“蜜柚绿色提质增效技术助力平和县乡村振兴”、“曲周县蛋鸡产业全链条绿色技术应用与蛋品升级”、“优质麦绿色高产高质高效(一绿三高)生产技术模式”6支队伍参赛项目获得特等奖,另评选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15名。大赛组委会还评选出陈永亮等45名“优秀指导教师”,授予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优秀组织奖”。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模式”的部署,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设立“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科技小院成为此主题赛事的五个专门赛道之一。本届赛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联合承办,赛事得到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全力支持。为确保大赛水平,大赛组委会特邀中国农技协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担任顾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科技局、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云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云南省教育厅、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赛特等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大赛一等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20
2022-05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宣讲视频上线
为方便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参赛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用户了解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各主题赛事,5月20日,创新实践大赛宣讲视频上线“雨课堂”。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随时观看。2022年度,创新实践大赛主动对接教育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对焦国家急需、重点发展领域设置十三项主题赛事,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主题,鼓励参赛研究生群体创新激扬青春智慧,实践点燃梦想未来;踔厉书写时代之志,奋发尽显使命担当。创新实践大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赛事的全国性赛事。创立于2013年,旨在服务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以竞赛的方式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助力国家急需、重点发展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经过9年的推动发展,创新实践大赛形成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坚持公益办赛的属性,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协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关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公众号获取创新实践大赛更多资讯
29
2022-04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微信公众号上线
29
2022-04
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正式开赛
近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正式开赛。大赛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年度主题,旨在鼓励参赛研究生创新激扬青春智慧,实践点燃梦想未来;踔厉书写时代之志,奋发尽显使命担当。十三主题赛事,聚焦关键重点领域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主题赛事设置模式,主动对接我国基础研究、智慧社会、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智能制造、能源体系、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部分“卡脖子”核心技术领域,助力国家急需、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2022年,大赛配合教育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共设置如下13项主题赛事。政府认可指导,赛事前景可期大赛坚持立德树人的办赛方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得到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委的认可、指导和大力支持。“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写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获奖成果被研究生教育重要评估评审活动认可。大赛已成为被各级政府认可支持、在研究生群体中有强大吸引力、在业界和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创办9年,70万+研究生参赛创新实践大赛创立于2013年,旨在以竞赛的方式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办9年来,得到了超过60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万在校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仅2021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吸引超过11万海内外优秀学子报名参赛。人工智能大赛决赛现场数学建模竞赛颁奖现场创“芯”大赛现场设计电子设计竞赛作品展示现场未来飞行器选手试飞表演机器人竞赛现场评审公共管理案例竞赛辩论现场政企协同办赛,人才供求融合创新实践大赛坚持“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办赛模式,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协会或产业联盟联合办赛。相关主题赛事分别得到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成都市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南京江北新区、杭州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武汉光谷新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等高新产业园区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度参与,促进了研究生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和融合,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办赛特色。武汉市委组织部与学会签订长期办赛协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微信已上线!欢迎扫码关注,了解更多赛事动态!
26
2022-04
“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圆满结束
4月24日,“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落下帷幕,约2万人云端收看“数模之星”角逐和颁奖大会。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三支队伍分别荣获本届竞赛“数模之星”冠、亚、季军。图|“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合影赛事规模创新高,影响力持续增强。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外535所高校和研究院的20525支队伍报名参赛,报名人数超过6万人,同比增长19.2%,参赛学生涉及专业覆盖13个学科门类。本届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队伍206支,二等奖队伍2175支,三等奖队伍3519支。创意融合展风采,云端互动促交流。本届竞赛决赛阶段共有三个系列活动——“数模之星”答辩会、颁奖大会及赛题学术交流,均通过线上进行。“数模之星”答辩会上12支入围队伍从问题背景、理论方法、建模过程、模型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精彩展示,进过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审综合打分,决出了冠、亚、季军。图|本届竞赛“数模之星”冠军、亚军、季军团队本届竞赛赛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围绕“大数据通信优化”“超宽带精确定位”“空气质量”“康复工程”和“交通管制”等关键字制定,兼具前沿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广泛性。学术交流活动上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从学术角度对竞赛情况进行了总结。图|线上学术交流活动颁奖大会上发布了由本届竞赛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师生创作并演绎的主题曲《少年的数学猜想》和吉祥物“数魔”,展现了当代研究生彰显多才多艺的青春风采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营造了浓厚的数学建模氛围。图|少年的数学猜想图|吉祥物“数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代表主办单位做总结讲话。她指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赛事之一,为广大研究生运用数学建模方法探究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搭建平台,为培养和造就基础学科后备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表示,2022年度创新实践大赛将围绕教育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开展,共设13项主题赛事。最后,她勉励研究生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嘱托,深刻理解、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小我融入大我,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图|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将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图|会旗云交接现场
24
2022-04
“绍芯之光”“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 电子设计竞赛“研电之星”挑战赛成功举办
2022年4月23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绍芯之光”-“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电之星”挑战赛在线上成功举办。经过校赛、初赛、全国总决赛历时半年的层层选拔,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十支团队入围挑战赛,竞演全程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师生同步。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领导、竞赛组委会委员、评审专家及全国参赛师生线上观看挑战赛并参与投票,中国电子学会总部党委书记张宏图代表主办单位之一及秘书处单位,出席挑战赛并致辞。“研电之星”挑战赛团队根据抽签顺序,分别进行团队介绍、作品汇报、专家问答、现场演示等竞演环节。最终,通过全体评委与参赛师生的公开投票,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穿墙小分队”,西南交通大学的“人行自走干扰源团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YYDS队”获得第十六届研电赛“研电之星”荣誉称号。至此,第十六届研电赛全部赛程圆满落幕。根据全国总决赛“最佳团体奖”高校总分积分办法,国防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总分累加6分,第十六届研电赛全国最佳团体奖由西安交通大学捧杯,并连续3年蝉联冠军,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随着竞赛规模的不断增长与影响力的持续提升,研电赛已经成为电子类相关学科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寻找差距定位,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为进一步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2021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高校总分积分榜(前10%)排名学校赛区省市1西安交通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2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赛区黑龙江省3西北工业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5南通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7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赛区四川省8南京理工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9武汉大学华中赛区湖北省10中南大学华中赛区湖南省11湖南大学华中赛区湖南省12国防科技大学华中赛区湖南省13南京邮电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14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赛区上海市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16北京理工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17华中科技大学华中赛区湖北省18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赛区上海市19重庆大学西南赛区重庆市20西安邮电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22上海大学上海赛区上海市23江苏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24厦门大学华东赛区福建省25北京交通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26陕西科技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27南京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28天津工业大学华北赛区天津市29中北大学华北赛区山西省30长安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31空军工程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32火箭军工程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33南京师范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34浙江大学华东赛区浙江省35温州大学华东赛区浙江省36湖北工业大学华中赛区湖北省37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赛区黑龙江省38郑州大学华中赛区河南省39山东大学华北赛区山东省40浙江理工大学华东赛区浙江省41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赛区四川省4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43航天工程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44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赛区黑龙江省45江苏科技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国防科技大学-穿墙小分队作品简介视频介绍西南交通大学-人形自走干扰源作品简介视频介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yyds作品简介视频介绍电子科技大学-IoTSIS作品简介视频介绍西安交通大学-毅行西迁作品简介视频介绍上海大学-ACTION-007作品简介视频介绍长安大学-海阔天空作品简介视频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电磁突击队作品简介视频介绍江苏大学-Wings作品简介视频介绍广东工业大学-轻风作品简介视频介绍
22
2022-04
“华为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参赛邀请函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英文名称:ChinaGraduateAIInnovationCompetition)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赛秘书处设于浙江大学,2022年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由兰州大学承办。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文〔2022〕24号《关于举办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函》相关要求,现将本届大赛有关情况通知如下:一、大赛名称“华为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二、组织单位1.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3.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相关产业联盟和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共同组成4.本届大赛承办单位兰州大学5.赞助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6.支持单位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学会三、大赛主题及参赛作品本届大赛主题为:AI赋能、融合创新。本届大赛将秉承“创新”原则,将大赛的特色定位在“前沿领域”和“深入探索”两个方面。参赛作品须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探索和设计有明确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方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环保、法律和设计等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大赛采用开放赛题和企业赛题相结合方式。开放赛题分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技术创新类强调软硬件结合,以可展示原型系统作为核心评审考察点;应用创意类强调重大领域场景,以技术可行性和应用落地价值作为重要评审考察点。企业赛题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命题,将于近期发布。每支参赛队伍可根据兴趣及技术能力任选一个类别参赛,同一参赛队员只允许报名参加一个类别。参赛作品应当遵循相关设计、开发指南与规范。参赛者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由探索应用场景并自行获取相关数据,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并能展示其应用潜力的参赛作品。四、参赛对象及方式1.参赛对象: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读研资格的本科生及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有资格参赛。参赛选手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报名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单位具有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抽查的权利。2.参赛方式:参赛形式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且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队长必须为在读研究生,且队员分工明确。允许跨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参赛团队和选手可申报指导教师,每个团队最多可申报2名指导教师,以申报顺序排序。五、作品提交要求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二个阶段,在各阶段,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按时、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团队名称、提交的作品材料中不得体现学校、学院或导师等影响比赛公平的信息。团队信息以初赛报名信息为准,一旦通过资格审查整个大赛期间不得更改团队成员、指导老师信息。初赛:1)参赛者须根据模板提交参赛作品简介(无模板,300字以内)、项目文档(基于模板完成项目内容的详细阐述)、项目视频(团队和项目的充分展现)、其他可选辅佐材料(技术可行性、产品尽调等项目相关内容)。2)此外,本次大赛鼓励原创性工作,希望作品的核心创意和主要开发过程是在大赛期间独立完成。决赛:参赛者须通过汇报和展示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作品开发流程、技术概要和潜在应用,具体安排以正式通知为准。六、赛程安排1.大赛通知发布时间:2022年4月22日内容:大赛官网公布本届大赛参赛方式、报名须知、作品要求、奖项设置等详细信息。企业命题具体要求另行通知。2.大赛报名时间(已做调整,以最新通知为准)时间:2022年4月22日—6月20日内容:参赛团队在该日期前在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并接受参赛资格审核。3.作品提交时间时间:2022年4月22日—6月27日各参赛队在截止日期前按照参赛要求网上提交参赛作品,承办单位负责参赛作品收集统计和联系工作等。4.初赛评审与晋级结果发布时间:2022年6月28日—7月15日内容:参赛项目团队须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初赛作品,进行大赛初赛评审。2022年7月中下旬大赛公布进入决赛团队名单。5.决赛评审时间:2022年8月25日—28日内容:进入决赛团队将接受大赛组委会聘请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评审。七、奖项设置本届大赛将设一等奖(前3名设冠军、亚军、季军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华为专项奖,此外设有优秀组织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由大赛组委会向获奖团队或个人颁发证书和奖金。(特设立华为专项奖,授奖对象为选择华为赛题,在初赛评审中成绩排名前15的赛队,此奖可重复获奖。)一等奖10名,合计26万,其中:冠军队1名,奖金5万;亚军队1名,奖金4万;季军队1名,奖金3万;其它队7名,奖金2万。二等奖20名,每队奖金1万,合计20万。三等奖55名,获奖证书。华为专项奖15名,一等奖赛队5名,每队奖金1万元;二等奖赛队10名,每队奖金0.5万元(为重复奖),合计10万元。优秀组织奖(若干)。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八、其他事宜1.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2.秘书处及承办单位联系方式秘书处联系方式:滕如萍、鲍雨欣,联系电话:0571-88981401,电子邮箱:cpipcai@163.com。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研究生综合教育楼802办公室,邮编310058。承办单位联系方式:陈美臻,联系电话:0931-8912435,电子邮箱:cpipcai@lzu.edu.cn。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7300003.为方便各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欢迎加入QQ群交流。组织人员、指导教师QQ群聊号码:878948462,群聊二维码:(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群)参赛选手QQ群聊号码:337189915,群聊二维码:(参赛选手群)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参赛指南“华为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参赛邀请函(盖章版)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组委会2022年4月22日
20
2022-04
“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邀请函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学会文[2022]24号《关于举办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函》相关要求,不断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促进机器人科技及其转化成果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特举办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赛事具体情况如下:一、赛事名称“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二、组织单位1.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3.联合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4.承办单位浙江大学5.冠名单位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赛事举办地浙江·杭州7.组织委员会由指导单位、主办单位、联合主办单位、主要发起单位、承办单位、技术支持单位和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共同组成。8.赛事组委会秘书处哈尔滨工业大学9.技术支持单位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赛事媒体支持《中国研究生》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三、参赛作品范围本届大赛参赛作品范围包括机器人的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参赛作品可以围绕某个机器人领域的主题(如工业领域、家政服务领域、康复医疗领域等),重点考核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洞察能力、创新性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等能力,提升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四、参赛对象及方式1.参赛对象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参赛方式以学校为单位,个人或团队参赛,每支团队参赛队员一般不超过5人(其中第1申报人默认为参赛团队队长),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2人,可跨学科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3.进入全国决赛后,不得变更项目及团队成员。4.已经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某一项主题赛事获奖的参赛作品,不能以同一作品参评本主题赛事。五、赛制安排按照作品的成熟度和技术特点分成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和医疗健康专项组。仿真组:提供机器人三维仿真分析、数字化设计、算法等方案,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部件组:提供机器人部件的创新设计方案与样机,并进行部件功能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集成组:提供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整机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医疗健康专项组:提供医疗健康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作品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医疗健康相关项目既可报名三个常规组,也可报名专项组。)第一阶段(初赛):机器人创新概念设计阶段线上评审,每个队伍必须提交申报项目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规划报告,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所上传报告进行线上初评。第二阶段(决赛):机器人设计实现阶段进入决赛的队伍,需要按照分组进行计算机动态仿真、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由评审专家确定作品获奖等级。六、赛程安排1.赛事通知发布时间:2022年4月20日内容: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公布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通知。2.赛事报名及作品提交时间:2022年6月15日截止内容:参赛项目团队须在截止日期前进行注册、报名并提交初赛作品;参赛队所在单位须及时审核本单位报名人员的参赛资格。上述事宜均须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进行操作。3.赛事初赛时间:2022年7月1日-7月10日内容:组织专家通过网上进行初赛评审并发布决赛名单。4.赛事决赛时间:2022年7月29日-7月31日内容:入围决赛团队将在浙江大学进行比赛。注:最终比赛时间将根据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部有关要求进一步确定,并提前半个月通知。各项内容具体时间安排以正式通知为准。七、奖项设置本次竞赛面向参赛作品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数量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另行确定;面向组织单位和个人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等奖项。奖金设置:参赛作品特等奖50000元/项(可空缺),一等奖20000元/项,二等奖10000元/项,三等奖(证书)。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八、其他事宜赛事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赛事组委会所有。1.赛事承办单位联系人:杨赓联系电话:0571-87951314电子邮箱:yanggeng@zju.edu.cn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邮编310027)2.赛事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浙江大学金娟霞0571-87953326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文0451-864164193.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4.赛事官方微信名称: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微信公众号二维码)5.为方便各培养单位组织人员、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欢迎加进入QQ群交流。工作人员QQ(QQ群1-郑可乐:1340949600;QQ群2-黄庭威:1318304934;QQ群3-王昕远:1486277919)。QQ群1QQ群2QQ群3(注:请依次加群,群满请加下一个群,每支队伍只需加入其中一个群,请勿重复加群)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赛事组委会2022年4月20日附件1:“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项目报告书
11
2022-04
“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名流程详解
前言“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名通道已于2022年4月9日正式开通,报名截止日期不早于7月20日,请登录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注册报名【https://cpipc.acge.org.cn/cw/hp/6】为保障同学们顺利报名,研电赛组委会秘书处为大家整理了竞赛报名流程,全文阅读约10分钟。希望以下内容可以解决同学们报名中的疑惑。如仍有问题可与以下联系方式沟通,将有工作人员为您解答:邮箱【cieeda@163.com】答疑热线【4008850611】组委会电话【010-68600723】在此,预祝同学们在第十七届研电赛中创造佳绩,满载而归!报名提示:※参赛团队信息由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核※缴费成功后即可上传作品文档,作品提交成功后,报名结束。※报名截止后,团队信息与赛事赛题内容不能变更。一、参赛报名流程1、参赛组队流程(1)队长(2)队员及指导老师报名2、参赛报名流程二、参赛队伍报名流程详解1.网站注册登录:(1)https://cpipc.chinadegrees.cn/cw/hp/6登陆研创网,点击【注册】进入注册界面(2)点击【同意】,然后选择身份(3)学生请点击【我是参赛队员】※确定身份后无法更改※(4)填写信息(参赛队员),填写完毕点击【下一步】※联系地址请填写准确地址,本条信息涉及证书、发票等项目的邮寄(5)创建账户,获取手机验证码后点击【注册】(6)注册成功本环节提示:※若忘记密码,请点击【忘记密码】按钮,输入注册手机号找回;※若注册手机号已无法接收短信,请联系组委会秘书处重置密码。2.报名流程(队长报名)(1)点击【我要报名】(2)弹出窗口,点击【填写报名信息】(3)根据提示选择,队长点击【确定】(4)在赛事名称中选择“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并点击【选择】,选择赛题。其中,需【预填写】计划使用的企业专项奖平台,以便及时获得技术支持与赛事服务。*本环节提示:如果所用板卡已经明确,请选择所需要的板卡,如不明确请点击我已知晓,后续可从个人中心页面申请板卡(若选择板卡后只能选择该板卡对应的企业赛题,开放命题可以在提交作品时同步选择)。(5)弹出赛题窗口,本教程以【企业命题】类【兆易创新命题】为例,点击【选择】(选择企业命题,可在提交作品时同时参加八大开放命题)(6)选择完毕,点击【下一步】(7)确认赛题,点击【确认】(8)点击下一步后确定后点击【确认】※银行卡开户行信息需填写本人信息,明确开户银行并填写到支行。本条信息涉及奖金发放,如填写不规范将无法发放奖金,例:【中国农业银行上海长白支行】(9)再次核对个人信息确定无误后,点击【下一步】(10)填写队伍基本信息、团队口号、团队名称、上传团队照片后,邀请队员以及老师,点击【完成】(11)确认完成后,点击【关闭】报名完成3.邀请队员、指导教师组队(1)登录邀请页面,邀请指导教师与团队队员,点击【邀请成员】【邀请指导教师】(2)输入队员/指导教师手机号码与姓名,点击【立即邀请】(3)邀请完毕,队员/指导教师确认邀请后,点击【完成】(4)队员收到队长邀请后再【个人中心】窗口查看4.组队完成,进行报名(1)若所有团队成员都已接受,请确认报名信息是否符合报名要求,确认无误后进入【个人中心】【我的赛事】功能进行提交报名操作(2)报名填写信息完成,点击【个人中心】【我的赛事】,点击【提交报名】(3)确认报名信息,完成提交本环节提示:※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同一个参赛部分(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二名均可。技术、商业赛道,每位指导老师分别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组队时,由队长确认指导老师顺序和队员顺序,此顺序依据参赛贡献大小确定。获奖证书将严格按照组队顺序制作,不再确认和更改。※参赛队员必须具有正式研究生学籍或已被确认录取资格。特殊情况下,个别参赛队中最多允许一名本科生,但必须事先向竞赛组委会申请并经过批准,申请表详见官网附件下载页面。?个人中心界面板卡申请流程:进入个人中心后,点击“硬件板卡工具申请通道”点击“租赁硬件板卡工具”点击“选择硬件板卡工具”选择所需的板卡(这里那兆易创新举例),如同时参加企业专项奖,请依次申请(需要再次申请所参加的企业专项奖)。填写好相关信息后点击“提交申请”确认无误后点击“同意并提交申请”即可。企业审核成功后状态处会变为“已邮寄”,即为申请成功。5.研究生培养高校审核(1)等待选手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请在【个人中心】【我的赛事】中查看,此时参赛状态变更为【参赛资格审核通过】。如长时间审核状态未变更,请联系所在高校竞赛负责人。6.缴费步骤(1)个人缴费(1.1)在【个人中心】【我的赛事】中,点击【线上缴费】(1.2)技术竞赛将弹出缴费页面,根据页面提示的缴费信息缴费。如需开具发票,请填写发票抬头等重要信息,填写完成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我已填写完毕】(2)对公缴费如有高校需对公缴费,请与研电赛秘书处联系。本环节提示:※如需开具发票,请核实发票抬头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便报销。※发票类型默认为电子版普通发票。7.提交作品(1)【个人中心】我的赛事点击【提交作品】(2)确认报名信息,点击【下一步】※填写队内成员分工表,并作为评审参考,参赛队伍成员须是对参赛作品有实质贡献的个体,不允许成员挂名。如发现挂名现象,组委会将永久取消挂名参赛者参赛资格,并向各参赛单位通报,请参赛成员如实严肃填写。(3)完成信息填写,点击【提交作品】(4)作品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本环节提示:技术竞赛相关:※参赛文件为技术论文、演示视频、门型展架设计图片与参赛照片的电子文件;※技术竞赛报名时,要求在报名页面填写描述作品创新点的作品简介,并填写最能说明作品创新点的三个创新关键词,以便更具针对性的组织专家评审。※企业命题需选择相应的开放命题方向,以便参评开放命题评审。※参赛队可同时获得开放命题奖项,企业命题奖项。※技术论文需单独上传PDF文件,论文除封面外,正文中不允许出现任何个人、导师、学校相关信息,如违规将取消比赛资格。※其他作品附件按要求提供后,统一压缩包,使用百度网盘上传。※若使用企业专项奖要求的相关工具或平台,请勾选,并填写使用了哪些具体功能,以便企业专家更有针对性的评审作品。企业专项奖可多选。※原则上不鼓励同一学校同一主题作品连续参赛,如果此类作品参赛,请在初赛提交作品时同时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若作品无重大改进,一旦查实,撤销比赛奖项,并以组委会名义向参赛单位发放通知。商业计划书:※参赛文件为作品演示视频(若作品为可演示实物)、作品介绍PPT和商业计划书的电子文件;※商业计划书需单独上传PDF文件,可出现身份相关信息;※PPT,照片,门型展架等其他作品附件按要求使用百度网盘上传。8.作品提交成功,显示【作品提交成功】报名完成!扫码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
30
2022-03
“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参赛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