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
大赛动态
10
2022-06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邀请函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报名流程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附件下载汇总
07
2022-06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参赛通知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邀请函
06
2022-06
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一项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经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本届竞赛参赛对象是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研究所的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毕业生,以及国外大学在读研究生和国内大学在读留学研究生。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大力宣传、组织动员、积极鼓励本单位研究生报名参赛。现就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一、参赛报名(一)参赛单位报名1.请各参赛单位安排专人作为联系人,负责本单位研究生的参赛组织工作,保持与承办单位的联系交流(咨询电话:027-87543131-301)。2.本届赛事参赛报名、培养单位审核、参赛缴费、作品提交等均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以下简称“研创网”)https://cpipc.acge.org.cn/上进行。2021年参加过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沿用去年的用户名和密码。2021年未参加竞赛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请及时联系承办单位索取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并通过“研创网”登录,完成研究生培养单位用户的相关工作。3.请各参赛单位联系人加入“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QQ群(群1:376090827或群2:143047036),跟踪大赛流程及交流咨询。(二)参赛团队报名研究生组队参赛(每队人数3人,专业不限)。除2022级研究生外,其他年级研究生不允许跨校、跨单位组队参赛。参赛同学请登录“研创网”注册账号,并由队长报名参赛。参赛团队报名起止时间为:2022年6月1日8:00至2022年9月14日17:00。二、参赛单位审核请参赛单位联系人定期登录“研创网”,履行本单位管理职责,完成本单位报名参赛人员的参赛资格审核工作(含本单位研究生担任跨校混合组队队长,3名成员均为2022级研究生新生的参赛队),审核起止时间为:2022年6月1日8:00至2022年9月16日17:00。三、参赛团队缴费及发票获取方式1.参赛报名费每队300元,若单位统一缴费,请参赛单位联系人登录“研创网”,完成网上缴费;若参赛队单独缴费,请队长本人登录“研创网”,完成网上缴费。2.报名参赛队需在参赛队伍审核通过后进行缴费,网上缴费起止时间为:2022年6月1日8:00至2022年9月19日17:00(缴费咨询邮箱:gscpc3@seu.edu.cn)。3.缴费成功后,请参赛队登录系统查看缴费状态。4.参赛队缴费完成后,若单位统一缴费,请参赛单位联系人登陆“研创网”,点击【资格审核通过团队管理】界面下的【数学建模大赛交费电子票据】按钮进入电子票据查看页面,点击页面中的链接可查看并下载电子票据;若参赛队单独缴费,请队长本人登陆“研创网”点击【我的赛事】界面下的【电子票据】按钮进入电子票据查看页面,点击页面中的链接可查看并下载电子票据。四、竞赛时间及方式1.竞赛时间:竞赛定于2022年9月22日8:00至2022年9月26日12:00举行。2.试题下载与校验:各参赛队队长可于9月21日8:00起登录“研创网”,下载“试题ZIP包”,同时下载竞赛指定的“MD5码校验工具”,校验“试题ZIP包”。3.试题解密与论文编写:各参赛队队长于2022年9月22日8:00,登录“研创网”查看试题解压密码,解密试题,使用《竞赛论文标准文档》编写竞赛论文。4.“竞赛系统”论文提交:各参赛队队长使用指定的“MD5码校验工具”,生成pdf格式竞赛论文的MD5识别码,于9月26日12:00以前,登录“研创网”提交论文MD5识别码。2022年9月26日14:00至9月27日24:00,登录“研创网”上传pdf格式竞赛论文。5.竞赛纪律:竞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与参赛选手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参赛队不得与队外任何人交流(包括网上)讨论。参赛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尽力为队员提供必要的竞赛条件,督导参赛队员遵守竞赛纪律。6.违规处理:参赛队员必须遵守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引用文献必须注明来源。竞赛专家委员会将对所有论文进行重合率检测,重合率高于某阈值(由专家委员会确定)或相互雷同的论文,一般直接判定为“违规论文”,必要时进行人工判断。引用他人程序也需明确标注引用来源,否则按抄袭认定为“违规论文”。组委会将严肃处理参赛学生的违规行为,取消其获奖(包括成功参赛奖)资格,将处理结果通报其所在培养单位,并取消培养单位优秀组织奖及先进个人等奖项。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企业专项奖、“数模之星”冠亚季军、“数模之星”提名奖、成功参赛奖、参赛单位优秀组织奖、参赛单位先进个人等。其中一、二、三等奖获奖队数原则上不超过参赛队总数的1.5%、13%、20%。国(境)内外参赛队分开评奖,具体数量由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确定。在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中,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推荐,每道赛题排名前两名的队伍参加“数模之星”决赛答辩会,答辩得分前三名队伍将获得“数模之星”冠亚季军,未进入前三名的队伍获“数模之星”提名奖。六、竞赛结果公示与颁奖大会“研创网”将于2022年11月中下旬公示竞赛结果并发布拟获奖名单;2022年12月17-1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数模之星”决赛现场答辩会和颁奖大会。七、参赛单位报名回执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系人,于2022年6月18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参赛单位回执。八、联系方式1.竞赛承办单位联系方式联系人:王佳恒王玥(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电话:027-87543131-301(工作日8:30-11:30,14:00-17:00)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邮编:430074电子邮箱:sxjmhust@163.com2.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联系人:周青青奚社新(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电话:025-83795939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206邮编:210096电子邮箱:gscpc3@seu.edu.cn欢迎关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微信公众号npgmcm,了解赛事信息。衷心祝愿贵单位在竞赛中取得佳绩!附件:参赛通知附件
31
2022-05
“苏研杯”第三届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杭州举行
“激发创新活力,服务乡村振兴”,2022年5月20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苏研杯”第三届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浙江杭州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来自全国93所高校的374支队伍报名参加,经过校赛选拔推荐、初赛网络函评等环节,共有44所高校的62支队伍进入全国决赛。受疫情影响,本届比赛的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逾3000余人次在线关注了本次赛事。本次大赛决赛共分为发明制作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三个赛道,特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1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1名专家作为决赛评审。经过激烈的比赛,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涂飞团队的作品《猪健康:RAA让猪病检测更便捷》和陈旭团队的作品《一种靶向调控能量代谢的大蒜素核酸营养保健品》、浙江海洋大学张子良团队的作品《振兴东海蓝色粮仓——大黄鱼围栏野化养殖中网衣关键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耿雪团队的作品《转光农膜和植物生长用LED发光材料的合成与研究》、上海海洋大学吴娟团队的作品《助退捕渔民生计转型,促渔业渔村社会振兴》、浙江农林大学张书赫团队的《农户参与农村公共环境治理的行为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基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视角》6支队伍获得特等奖;此外,15支团队获得一等奖、41支团队获得二等奖、75支团队获得三等奖。本次赛事还评选出优秀团体奖3名,优秀组织奖10名。“苏研杯”第三届科技作品竞赛是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赛道之一,隶属于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大赛以“激发创新活力,服务乡村振兴”为宗旨,以全面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为目的,培养广大研究生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吸引农业和涉农高校研究生参赛展示的重要平台,是农科研究生创新实践改革的新的重大举措,是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本届赛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作为组委会秘书处,浙江农林大学承办,江苏苏研农业集团冠名支持的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苏研杯”第三届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浙江杭州圆满落下帷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江苏省苏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特等奖海报一览(排名不分先后)
31
2022-05
“扎根乡村 科技强农”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总决赛在大理举行
“桔子红了,山水绿了,老乡笑了!”“高原薯行者,助力科技扶贫”“借林生财、聚‘才’兴村”……5月27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总决赛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本届赛事以“扎根乡村科技强农”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主会场在大理国际会议中心。总决赛由来自全国14所入围决赛高校的30个团队参加线上路演,专家评委集中线下评审,共有9.29万余人次在“云端”关注开幕式和各项赛事,为选手们点赞、加油。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的力量,向新向好向未来。”参会领导和专家致辞本届大赛决赛共分为科技创新类、应用创新类、产业创新类三个赛道,经过一天精彩的比赛,“桔子红了,山水绿了,老乡笑了——科技小院助推川渝柑橘产业绿色发展”、“高原薯行者——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助力科技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借林生财、聚‘才’兴村——小黑垡科技小院助力京郊乡村振兴”、“蜜柚绿色提质增效技术助力平和县乡村振兴”、“曲周县蛋鸡产业全链条绿色技术应用与蛋品升级”、“优质麦绿色高产高质高效(一绿三高)生产技术模式”6支队伍参赛项目获得特等奖,另评选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15名。大赛组委会还评选出陈永亮等45名“优秀指导教师”,授予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优秀组织奖”。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模式”的部署,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设立“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科技小院成为此主题赛事的五个专门赛道之一。本届赛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联合承办,赛事得到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全力支持。为确保大赛水平,大赛组委会特邀中国农技协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担任顾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科技局、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云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云南省教育厅、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赛特等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大赛一等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20
2022-05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宣讲视频上线
为方便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参赛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用户了解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各主题赛事,5月20日,创新实践大赛宣讲视频上线“雨课堂”。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随时观看。2022年度,创新实践大赛主动对接教育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对焦国家急需、重点发展领域设置十三项主题赛事,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主题,鼓励参赛研究生群体创新激扬青春智慧,实践点燃梦想未来;踔厉书写时代之志,奋发尽显使命担当。创新实践大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赛事的全国性赛事。创立于2013年,旨在服务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以竞赛的方式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助力国家急需、重点发展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经过9年的推动发展,创新实践大赛形成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坚持公益办赛的属性,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协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关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公众号获取创新实践大赛更多资讯
29
2022-04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微信公众号上线
29
2022-04
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正式开赛
近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正式开赛。大赛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年度主题,旨在鼓励参赛研究生创新激扬青春智慧,实践点燃梦想未来;踔厉书写时代之志,奋发尽显使命担当。十三主题赛事,聚焦关键重点领域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主题赛事设置模式,主动对接我国基础研究、智慧社会、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智能制造、能源体系、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部分“卡脖子”核心技术领域,助力国家急需、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2022年,大赛配合教育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共设置如下13项主题赛事。政府认可指导,赛事前景可期大赛坚持立德树人的办赛方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得到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委的认可、指导和大力支持。“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写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获奖成果被研究生教育重要评估评审活动认可。大赛已成为被各级政府认可支持、在研究生群体中有强大吸引力、在业界和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创办9年,70万+研究生参赛创新实践大赛创立于2013年,旨在以竞赛的方式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办9年来,得到了超过60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万在校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仅2021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吸引超过11万海内外优秀学子报名参赛。人工智能大赛决赛现场数学建模竞赛颁奖现场创“芯”大赛现场设计电子设计竞赛作品展示现场未来飞行器选手试飞表演机器人竞赛现场评审公共管理案例竞赛辩论现场政企协同办赛,人才供求融合创新实践大赛坚持“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办赛模式,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协会或产业联盟联合办赛。相关主题赛事分别得到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成都市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南京江北新区、杭州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武汉光谷新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等高新产业园区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度参与,促进了研究生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和融合,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办赛特色。武汉市委组织部与学会签订长期办赛协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微信已上线!欢迎扫码关注,了解更多赛事动态!
26
2022-04
“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圆满结束
4月24日,“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落下帷幕,约2万人云端收看“数模之星”角逐和颁奖大会。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三支队伍分别荣获本届竞赛“数模之星”冠、亚、季军。图|“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合影赛事规模创新高,影响力持续增强。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外535所高校和研究院的20525支队伍报名参赛,报名人数超过6万人,同比增长19.2%,参赛学生涉及专业覆盖13个学科门类。本届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队伍206支,二等奖队伍2175支,三等奖队伍3519支。创意融合展风采,云端互动促交流。本届竞赛决赛阶段共有三个系列活动——“数模之星”答辩会、颁奖大会及赛题学术交流,均通过线上进行。“数模之星”答辩会上12支入围队伍从问题背景、理论方法、建模过程、模型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精彩展示,进过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审综合打分,决出了冠、亚、季军。图|本届竞赛“数模之星”冠军、亚军、季军团队本届竞赛赛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围绕“大数据通信优化”“超宽带精确定位”“空气质量”“康复工程”和“交通管制”等关键字制定,兼具前沿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广泛性。学术交流活动上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从学术角度对竞赛情况进行了总结。图|线上学术交流活动颁奖大会上发布了由本届竞赛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师生创作并演绎的主题曲《少年的数学猜想》和吉祥物“数魔”,展现了当代研究生彰显多才多艺的青春风采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营造了浓厚的数学建模氛围。图|少年的数学猜想图|吉祥物“数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代表主办单位做总结讲话。她指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赛事之一,为广大研究生运用数学建模方法探究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搭建平台,为培养和造就基础学科后备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表示,2022年度创新实践大赛将围绕教育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开展,共设13项主题赛事。最后,她勉励研究生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嘱托,深刻理解、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小我融入大我,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图|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将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图|会旗云交接现场
24
2022-04
“绍芯之光”“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 电子设计竞赛“研电之星”挑战赛成功举办
2022年4月23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绍芯之光”-“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电之星”挑战赛在线上成功举办。经过校赛、初赛、全国总决赛历时半年的层层选拔,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十支团队入围挑战赛,竞演全程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师生同步。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领导、竞赛组委会委员、评审专家及全国参赛师生线上观看挑战赛并参与投票,中国电子学会总部党委书记张宏图代表主办单位之一及秘书处单位,出席挑战赛并致辞。“研电之星”挑战赛团队根据抽签顺序,分别进行团队介绍、作品汇报、专家问答、现场演示等竞演环节。最终,通过全体评委与参赛师生的公开投票,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穿墙小分队”,西南交通大学的“人行自走干扰源团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YYDS队”获得第十六届研电赛“研电之星”荣誉称号。至此,第十六届研电赛全部赛程圆满落幕。根据全国总决赛“最佳团体奖”高校总分积分办法,国防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总分累加6分,第十六届研电赛全国最佳团体奖由西安交通大学捧杯,并连续3年蝉联冠军,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随着竞赛规模的不断增长与影响力的持续提升,研电赛已经成为电子类相关学科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寻找差距定位,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为进一步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2021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高校总分积分榜(前10%)排名学校赛区省市1西安交通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2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赛区黑龙江省3西北工业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5南通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7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赛区四川省8南京理工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9武汉大学华中赛区湖北省10中南大学华中赛区湖南省11湖南大学华中赛区湖南省12国防科技大学华中赛区湖南省13南京邮电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14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赛区上海市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16北京理工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17华中科技大学华中赛区湖北省18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赛区上海市19重庆大学西南赛区重庆市20西安邮电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22上海大学上海赛区上海市23江苏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24厦门大学华东赛区福建省25北京交通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26陕西科技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27南京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28天津工业大学华北赛区天津市29中北大学华北赛区山西省30长安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31空军工程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32火箭军工程大学西北赛区陕西省33南京师范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34浙江大学华东赛区浙江省35温州大学华东赛区浙江省36湖北工业大学华中赛区湖北省37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赛区黑龙江省38郑州大学华中赛区河南省39山东大学华北赛区山东省40浙江理工大学华东赛区浙江省41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赛区四川省4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43航天工程大学华北赛区北京市44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赛区黑龙江省45江苏科技大学华东赛区江苏省国防科技大学-穿墙小分队作品简介视频介绍西南交通大学-人形自走干扰源作品简介视频介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yyds作品简介视频介绍电子科技大学-IoTSIS作品简介视频介绍西安交通大学-毅行西迁作品简介视频介绍上海大学-ACTION-007作品简介视频介绍长安大学-海阔天空作品简介视频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电磁突击队作品简介视频介绍江苏大学-Wings作品简介视频介绍广东工业大学-轻风作品简介视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