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4日,“华为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在中国杭州落下帷幕。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赛事之一,旨在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促进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本届创“芯”大赛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清华校友总会半导体行业协会、清华海峡研究院协办,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承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支持,秘书处常设于清华海峡研究院。自2019年4月20日报名开始,本届大赛共有来自93所高校的468支队伍报名参赛,同比首届上涨84.25%。本届大赛参赛学生人数达1346人,指导老师391人,有效作品443件,其中自主命题336件,企业命题作品107件。最终151只队伍晋级决赛。经笔试、机考、答辩以及现场路演,决出团队一等奖15名(前三名为“创芯之星”),团队二等奖35名,团队三等奖101名,优秀组织奖9名,优秀指导教师奖18名,华为专项奖,新思科技专项奖,日月光专项奖及Cadence专项奖若干名。8月2日-4日大赛报到、评审规则发布会、笔试、机考、评审、答辩及招聘会现场颁奖典礼上,倪光南院士表示,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集成电路事业现发展情况的写照,也是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事业的鼓舞。芯片及EDA产业是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目前我国正处关键时期,技术与产业都在高速发展,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是今后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倪院士也提出了希冀,希望参赛同学抓住时机,培养创新精神,投身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事业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倪光南致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赵瑜表示,芯片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承载着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的梦想。芯片是我国科技被“卡脖子”的命门,要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需要在芯片等研发技术领域实现大的突破,也迫切需要在集成电路等领域培养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选芯”、”创芯”、”育芯”,选拨培养集成电路未来从业者和领军者也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宗旨所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增加的半导体器件和光电子方向提高了赛事对集成电路相关学科的覆盖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赵瑜致辞倪光南院士(右一)和陆建华院士(左一)为大赛一等奖前三名“创芯之星”获奖团队颁奖大赛一等奖获奖团队大赛发起人、清华大学周祖成教授(右一)与东南大学王志功教授(左一)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奖本届赛事还得到了行业精英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在同期举办的赛事高端论坛上,集成电路行业、产业大咖云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专家组组长严晓浪,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陈大同,新思科技中国董事长兼全球副总裁葛群,华为海思上海研究部部长郑军,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澳门大学AMSV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余成斌,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平,Cadence全球AI研发中心高级AI研发总监丁渭滨等做客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共同研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生态和未来趋势,分享创新、创业心路历程和成功经验,展望集成电路生态和产业化的美好前景。高峰论坛主讲嘉宾创“芯”筑梦集成电路,选“芯”之势扬帆起航,育“芯”拼搏创新辉煌。以此届创“芯”大赛圆满落幕为起点,共同期待下一届创“芯”大赛,共同助力高端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并储备人才。创“芯”选星,为“芯”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