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
大赛动态
08
2018-06
四海八荒唯一针对研究生的系列赛事,你不要错过
赶紧登陆研创网https://cpipc.acge.org.cn和小伙伴们一起报名参赛!详情可咨询研创网各主题赛事联系方式。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承办单位:中山大学报名时间:5月初至6月底作品提交时间:5月初至6月底第四届中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承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报名时间:4月24日-7月2日作品提交时间:4月24日-7月2日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大学报名时间:3月-6月12日作品提交时间:5月11日-6月12日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承办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报名时间:4月-6月20日作品提交时间:4月-6月20日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报名时间:6月15日-9月10日作品提交时间:9月14日下载题目,9月19日12点提交第五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承办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报名时间:已结束作品提交时间:5月18日-6月25日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承办单位: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理工学院清华校友总会半导体行业协会报名时间:4月25日-6月30日作品提交时间:4月25日-7月10日
02
2018-05
“案例中心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2018年4月27日,“案例中心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复旦大学举行。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大赛旨在引导广大研究生尤其MPA研究生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实际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案例采编及分析辩论等比赛过程,提高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MPA教育中进一步推广案例教学方法,使MPA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与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紧密结合。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180所院校的1091支队伍参与。经过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6个,优秀奖68个,最有价值队员奖4个,最佳案例奖3个,优秀组织奖7个。本届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分别为:复旦大学“MPA五指山队”,中国人民大学“变形金刚队”,华东师范大学“丽娃工坊队”和中国人民大学“与沃同行队”。本届大赛的“二等奖”获得者分别为:西北工业大学“工大翱翔之星队”、浙江大学“虎哥虎妹队”、中共中央党校“自得园的黑天鹅队”、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商大雅队”、南京农业大学“南农勤仁小组队”、清华大学“清华乡村振兴研究组队”、东南大学“梧桐论语队”、山东大学“赤子扬帆队”、南京理工大学“理行队”、国家行政学院“石榴籽儿队”、四川大学“聚慧之川队”、南京大学“天下为公队”。获得本届大赛“最佳案例奖”的分别为:浙江大学“虎哥虎妹队”的案例《“虎哥回收”:开启城市垃圾治理新时代》,复旦大学“MPA五指山队”的案例《从遗弃的“婴儿”到资本市场的“宠儿”——普惠金融下地方政府如何“医治”科创企业融资困局》,中国人民大学“与沃同行队”的案例《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地方招商——以沃尔沃项目在张家口的引进和落地为例》。获得本届大赛“最有价值队员奖”的分别为:复旦大学“MPA五指山队”的石枫同学,中国人民大学“变形金刚队”的赵龙吟同学,华东师范大学“丽娃工坊队”的王诗乐同学,中国人民大学“与沃同行队”的王尧同学。获得本届大赛“优秀组织奖”院校分别为: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为主动服务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局,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自2013年起共同举办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大赛坚持立德树人的办赛方向,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导向,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办赛特色,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努力打造成研究生中有吸引力、业界中有影响力、社会中有贡献力的品牌赛事。
18
2018-04
关于举办2018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通知
学位中心〔2018〕28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以下简称系列大赛)以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竞赛和奖励的方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活力,是服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办5年来,得到了广大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研究生的积极参与,在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也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国科协领导的高度认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升系列大赛影响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于4月3日在京召开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18)启动大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会议并讲话。现将会议精神和2018年系列大赛有关事项传达通知如下:一、会议主要精神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40周年。办好“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具体体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十九大的重大部署,聚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为广大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多机会,为研究生教育政产学研用搭建合作平台。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办赛方向。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人才为着眼点,将立德树人贯穿赛事全过程,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创新实践文化,营造创新实践氛围,激发创新实践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二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计主题赛事,聚焦科技发展趋势,聚焦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科学问题,聚焦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方向,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国家急需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三是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办赛特色。争取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行业企业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以贡献求发展。四是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推动双创工作扎根校园、扎根研究生心中。通过大赛平台,促使研究生培养单位深入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使高端人才供给更好地契合产业需求。二、2018年主题赛事2018年系列大赛举办下列10大主题赛事:1.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2.中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3.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4.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5.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6.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7.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8.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9.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10.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各主题赛事介绍、赛程安排、赛事指南等,请见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以下简称“研创网”)。系列大赛基本情况及各主题赛事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三、具体要求1.充分重视,激励师生系列大赛是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落实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力抓手,请各单位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研究生参赛,并对参赛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给予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和成果认可。2.专人负责,规范管理为提升系列大赛整体影响力,提高赛事管理效率,满足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参赛学生统计、分析和管理的需求,自2018年起,“研创网”将成为系列大赛所有主题赛事的唯一官网。请各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参赛学生资格审核和管理工作。你单位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纸质版通知寄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此账号将作为你单位参赛管理的唯一总账号,请通过“研创网”登陆,完成重置密码及相关工作。“研创网”研究生培养单位用户端具体功能及操作说明见附件2。3.深入发动,广泛宣传请各单位通过校园网、校园新媒体、研究生院、相关院系、学生管理部门等多渠道发布赛事消息,欢迎各单位校园网与研创网进行链接,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往届大赛的优秀作品、获奖选手及指导老师。可将宣传材料提供给《中国研究生》杂志和研创网,进行同步宣传。四、其他事宜1.官网、官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研创网)网址:https://cpipc.acge.org.cn《中国研究生》微信公众号:zgyjs20022.联系方式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系人:王昭联系电话:010-82378758传真:010-82378753邮箱:yc@cdgdc.edu.cn附件:1.系列大赛基本情况及各主题赛事联系方式2.“研创网”研究生培养单位端功能及操作说明3.“研创网”参赛学生功能及操作说明4.“研创网”指导教师功能及操作说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2018年4月16日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军队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04
2018-04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18)启动大会在京举行
2018年4月3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18)启动大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启动大会。杜占元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战略支撑。进一步办好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要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新使命。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办好系列大赛聚焦到十九大的重大部署上来,聚焦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上来,为广大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好的平台。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办赛方向,坚持服务国家需求的导向,坚持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努力打造成研究生中有吸引力、业界中有影响力、社会中有贡献力的品牌赛事。徐延豪指出,科技创新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才则是其中的主力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当代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们把握历史机遇,响应党的号召,顺应时代大势,投身创新创造,矢志筑梦圆梦。希望莘莘学子树立起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勇做新时代的探索者和创新者,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奋斗华章。启动大会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代表主办单位对系列大赛创办五年来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总结;聘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赵沁平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陈小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杨卫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高文院士为系列大赛顾问;还向北京大学等25家培养单位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颁发了企业贡献奖。同时,发布了系列大赛视觉识别系统及官方网站。最后,黄宝印主任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刘阳主任向2018年9个主题赛事承办单位授旗。参加会议的还有部分高校校领导、行业领导、企业高管、教师和学生代表,500余人。为主动服务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局,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自2013年起共同举办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五年来,系列大赛得到了全国500多家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近30万在校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也得到了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形成了院系、学校、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等层层组织参赛,地方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支持赛事的活跃局面,在研究生群体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社会上也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
03
2018-04
揭开神秘面纱: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logo发布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logo以研究生英文单词Postgraduat中“P”和“g”为基础造型,表明是“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竞赛,结合挑战、pk的核心概念进行创造设计。“P”和“g”相扣交叠,既有相互竞争、抗衡的对冲感,又有团队合作的凝聚感。体现了大赛激烈竞争的同时营造了比赛良好的和谐气氛。个字母的交叠也像一本装订精美的书卷,预示理论联系实际、校园联系社会。利用丰富的12种标准色让大赛logo在严谨平稳的基础上增添了青春活力的视觉感受,代表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青春活力、创新实践的比赛风格,也表明创新本身就是精彩纷呈。CPIPC是系列大赛英文ChinaPostgraduateInnovationandPracticeCompititions的首字母缩写。同时,还设计了赛旗、奖牌、奖杯、证件牌、文化衫等。视觉识别系统由同济大学设计!
03
2018-04
厉害了,我的大赛!——聘请赵沁平院士等4位高级顾问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影响力,开拓新局面,特聘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赵沁平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陈小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杨卫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高文院士为系列大赛顾问。
03
2018-04
杜占元副部长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颁奖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创办五年来,得到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为肯定在大赛组织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北京大学等25家单位进行表彰。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18)”启动大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系列大赛顾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陈小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杨卫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高文院士为受表彰单位颁发了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名单(高校按学校代码排序)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防科技大学
15
2017-05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两项主题赛事进入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加分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7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7〕30号),于日前正式发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广大研究生同学们可以登录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查看通知全文:http://www.firstjob.com.cn/folder76/folder79/2017-05-14/3567.html。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以下竞赛获奖证书,可以作为加分条件。  全国性竞赛获奖证书,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不含专项竞赛)获奖证书。  其中,“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的两项主题赛事,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均在加分条件之列。欢迎更广泛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同学们继续关注系列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