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
大赛动态
17
2023-12
荣耀时刻!“数模之星”被这三所高校的青年团队摘得
10
2023-12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清华大学闭幕
03
2023-12
引科技“活水”润金融创新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闭幕
01
2023-12
首届“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反响热烈!
30
2023-11
用实践寻找美丽 用智慧创造美丽 首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圆满收官
11月26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杭州建德落下帷幕。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0项,二等奖87项,三等奖182项。其中,中国美术学院郑佳等10组团队从一等奖中脱颖而出,获十佳创新设计师团队奖,东华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32所高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综合处处长赵首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舒慧生、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锋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和60余所高校超过400名师生参加了决赛活动。建设美丽中国,传播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美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五个关键词之一,“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源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的内涵更加多元丰富。赵首辰在开幕式上致辞赵首辰在致辞中表示,美丽中国,兼顾了世界视野、国家高度和百姓感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意义深刻、内涵丰富,他希望大赛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向世界艺术设计发展的未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育人,提升艺术与设计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和发掘艺术创新型设计人才。他希望广大研究生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以弘扬中国文化为路径,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舒慧生在开幕式上致辞舒慧生介绍,“美丽中国”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首个面向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群体的赛事,旨在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用有型的设计作品诠释、传播“美丽中国”的环境之美、文化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时尚之美、百姓之美等丰富内涵。他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不仅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为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提供了深远启示。“‘美丽中国大赛’生逢其时,未来可期。”近1.6万青年学子燃梦,奇思妙想诠释“美丽中国”首届“美丽中国”大赛开赛即影响力爆棚。来自全国30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943支团队共计15559名研究生师生围绕环境空间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媒体传达设计四个专业赛道和建德市政府定制赛道,共提交5567件作品。经专家网上初审、复审,最终63所高校的127支队伍闯入决赛。在总决赛路演现场,参赛团队用一个个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展现青年学子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行动。来自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作品《龙氲》,摘得服装与服饰设计赛道一等奖来自浙江大学的参赛团队呈现一款面向脑卒中康复的智能镜像训练手套作品,获得工业产品设计赛道一等奖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参赛团队呈现一款国风题材的游戏《宋韵·游艺绘卷》,获得媒体传达设计赛道一等奖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参赛团队呈现《建德苞茶·茶话会》系列文创,获得建德主题设计赛道一等奖评审现场大咖云集,盛赞赛事育人成效设计学科权威专家云集决赛现场。评审团囊括宋协伟、孙守迁、杨东江等多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委员、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相关高校、行业、企业、地方的设计学领域知名专家。专家们纷纷表示,在评审过程中看到大量植根中国文化、拥有国际视角的优秀作品,形式活泼,意蕴深远。参赛选手们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素材,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的精彩故事。“美丽中国”大赛作为面向设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全国性赛事,搭建了艺术设计领域的全国性交流平台,为专业领域内的合作、交流以及联合育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和更高效的实践路径。地方赛道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时空对话唤醒灵感首届大赛设置一个地方政府定制赛道,选取建德市两个点位——梅城镇严州古城和下涯镇之江村,征集参赛选手们文创品牌形象、乡村空间改造的主题设计,参赛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唤起灵感,共提交205支参赛作品。这些作品或从梅城镇严州古城的历史人物、朝代更迭、城邦兴衰流变,或从区域规划、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角度入手,为建德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创作灵感源于暑期参赛选手在建德实地采风,设计者在场景中体味,在时空跨越中与先贤对话,构思展现建德多层次美的多元作品。地方赛道提交的参赛作品兼具高观赏性、高实用性和高转化率,建德负责人表示:这些文创展现了严州古城和之江村的人文美和自然美,类型多样,样式新颖,是高水平的文创,正是建德期望看到的。希望参赛选手能将这些作品留在建德,以文创博物馆的形式展示。梅城镇严州古城赛道作品之一下涯镇之江村赛道作品之一创设“小研文创工坊”,推动获奖创意转化赛场内文艺展演,赛场外文创集市。创意时装秀展现国际style、“玩味梅城”地图带游客“云游”严州古城,“龙山书院诗人”IP形象与嘉宾时空对话,“严小美严小青”领读严州古城先贤故事......都展现了当代设计学科研究生对“美丽中国”的诠释。“小研文创工坊”揭幕,获奖团队向工坊赠送文创为了助力设计精良的文化创意顺利转化、高效落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将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小研文创工坊”,致力于为全国设计类研究生打造文创设计孵化平台,为“美丽中国”大赛获奖文创产品的宣传推广、展示展销、市场转化提供平台载体。首个“小研文创工坊”落户建德梅城镇。闭幕式上,本届大赛12支获奖团队表达了作品入驻“小研文创工坊(建德)”的合作意愿。2024赴“湖”之约,看见“美丽中国”在首届“美丽中国”大赛赛程筹备期间,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办赛环境,主动接洽申报,并如愿获得下届承办权。第二届“美丽中国”大赛总决赛将由湖州市委市政府和浙江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共同承办。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东华大学研究生院。首届大赛由东华大学承办,中共杭州市委人才办,中共建德市委,建德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25
2023-11
2023年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圆满闭幕
12
2023-11
实战见真章 “华为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网络安全创新大赛闭幕
09
2023-11
集天下美,汇菁英才 “集美杯”第三届渔菁英挑战赛圆满闭幕
10月22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之“集美杯”第三届渔菁英挑战赛总决赛在厦门集美大学圆满闭幕。中国海洋大学的海之子队、集美大学蓝精灵队、扬州大学渔有荣焉等九支队伍获得本届赛事的一等奖!(一等奖队伍合影)赛事竞技“水涨船高”千余精英知行合一本届大赛设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共吸引来近3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373支队伍的1500余名师生报名初赛,高校层次与队伍数量均达历史峰值,呈现“水涨船高”的赛事趋势。四个月来,经专家组在线评审,来自3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9支队伍进入决赛。在经历笔试、实验操作、可行性答辩等环节的总决赛现场竞技,本届赛事冠、亚、季军“水落石出”,重量级奖项也“花落各家”,共评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53项。(颁奖轮播图)院士领衔“鱼翔浅底”共育行业菁英人才本届赛事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陈松林院士等业界内外众多专家和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在线致辞图片)在开幕式上,麦康森院士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国,水产业在提供优质和健康食物来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新形势下,践行科技强农国家战略,把学科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甚至世界的壮美河川中,是民族复兴对新一代青年提出的要求。希望广大的涉农涉水学科的精英学子们,以大赛为契机和动力,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接续传承,不懈努力。陈松林院士在采访中对本次大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需要培养出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人才,而渔菁英挑战赛为研究生师生提供了创新实践和学术交流的舞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大连海洋大学校长宋林生、集美大学校长谢朝添以及各参与高校相关领导嘉宾出席了决赛相关活动。(开幕式启动仪式)(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大连海洋大学校长宋林生集美大学校长谢朝添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央视频等多家主流媒体现场报道。学子描绘“蓝色粮仓”勇担海洋强国使命渔菁英挑战赛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渔村振兴”为宗旨,激励研究生理论创新与农业实践相结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将所学所识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涉农涉水学科特点,为引导参赛选手夯实理论基础,精进专业技能,总决赛赛程设置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及创新创业能力可行性方案答辩。知识考核环节中,参赛学生要从“水产动植物基础”,“水产动物营养”,“水产动植物增养殖”,“水产动物育种与病害防控”以及“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五个方向展现扎实的学科理论学习能力;在技能考核环节,参赛学生从鱼类血涂片制作、观察及鱼体解剖,水产动物饲料原料辨识和配方设计,水产动物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三个方面展现娴熟的实操能力。会议台上答辩的严谨与操作台前动手的机敏,让比赛看点多多。赛后,参赛选手表示,将以赛为动力,将奋发图强、搏浪天涯的海洋强国情怀融入血液中,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上,积极描绘“蓝色粮仓”蓬勃迭兴的壮美图景。(竞赛现场图轮播)集美百年“嘉庚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本届大赛举办期间,恰逢集美学校创办110周年之际。行业交流的盛会落地在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家乡——美丽的集美学村。参赛的专家、选手、老师置身于“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和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学村文化中,不仅体会集美独特的人文氛围,也沉浸在百年前陈嘉庚先生牵头筹办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爱国情怀中。在闭幕式上,本届赛事承办高校代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张春晓院长,在秘书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的见证下,将赛旗隆重地交付到下一届承办高校——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邓岳文副院长手中。下届渔菁英挑战赛,嘉庚精神不忘,美丽湛江再见。(赛旗交接图)赛事介绍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联合指导,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实践大赛包括分为科技小院、牛精英、科技作品、渔菁英、志愿者技能5个专项赛事。本届渔菁英大赛由集美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承办,下届由广东海洋大学承办。附:获奖名单
09
2023-11
共创绿色未来 第二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在哈落幕
10月29日,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在东北林业大学圆满闭幕。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王进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程爽,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谢柏,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冕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和颁奖仪式。(决赛启动图)本届大赛的七大赛道共收到参赛作品2082件,来自293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1963名研究生师生成功参赛,经初审和复赛答辩,来自90所高校的241支队伍闯入决赛。经过决赛阶段的项目路演和冠亚季争夺赛,经专家评议,组委会审定,大赛共评出:一等奖64项(含冠、亚、季军),二等奖177项,三等奖333项,并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35家和优秀指导教师99名。来自东北林业大学“碳汇土壤,以‘炭’降‘碳’”团队的项目《秸秆炭保水保肥型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及应用》获得冠军,北京交通大学的“碳”路小分队项目《碳足迹时空动态化核算方法与应用》、东北农业大学的寒区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团队项目《植物营养型苗钵的制备:黑土增汇新方法》分获亚军和季军。(图:冠亚季军队伍合影)(颁奖轮播图)“未来发电机”、“垂直轴风力机优化设计”、“露天金属矿山‘零碳’转型”、“‘秸’能减排”“高效溢油回收智能无人船”“绿色存储”……,进入决赛的作品涵盖广泛,创意满满。本届“双碳”大赛设置七大赛道,参赛作品涉及新能源、储能、低碳、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市场及计量体系等领域,涵盖环境与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未来人居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前沿技术、工程实践应用的量化技术,同时还包括面向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宏观政策机制的理论分析。评审专家们纷纷表示,参赛作品在创新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水准。在开幕式上,王进富副司长向晋级决赛的参赛选手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展示青春风采,取得理想成绩!同时,他代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对学会发挥平台作用、助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肯定。(王进富致辞)丁雪梅副会长寄语参赛学子以赛为始,乘风破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并期待参赛学子毕业后能在东北振兴的大潮中成就自己一番事业。(丁雪梅致辞)开幕式还举行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与哈尔滨市委组织部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以及“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基地(哈尔滨)”的揭牌仪式。按照协议内容,哈尔滨不仅将长期为在哈高校承办赛事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而且还将为参赛项目提供孵化落地环境,吸引全国优秀研究生来哈尔滨创新创业,搭建产研融合交流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助力构建具有龙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引才引智。(签约仪式)(揭牌仪式)决赛期间,哈尔滨相关政府部门对本届赛事和参赛学子给出了“丁香城”的满满诚意,《人才新政30条》“多角度提升高校毕业生留哈获得感”,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哈。同时,哈尔滨还组织了“丁香人才周”中国研究生专场招聘会,来自哈尔滨的近150家企业提供8200余个用人岗位,向参赛的500余名优秀硕博发出邀约,期待学子们从赛场直奔“职场”。除常规赛程,大赛同期举办“双碳”学术论坛,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等相关领域专家就“双碳”战略实施与高校人才培养等议题做出报告,与会专家们共同就如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围绕“双碳”科技创新人才需求,旨在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双碳”战略的认识,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加大高校与社会之间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本届“双碳”大赛由黑龙江省教育厅指导,东北林业大学承办,下届赛事由武汉理工大学承办。附:获奖名单
08
2023-11
用智慧撬动城市 “滨创杯”第九届智慧城市大赛闭幕
11月4日,为期两天的“滨创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大赛)在杭州圆满落下帷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池安全守护者队的“I—BMS智慧城市中的新能源安全守护者”、西安交通大学卡吐露队的“基于光储制氢能源系统引导者”、浙大城市学院VRUAV队的“矢量旋翼高敏捷救援机”三个项目分别力摘冠、亚、季军。冠、亚、季军颁奖典礼现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陈子辰、副秘书长赵瑜、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高教处处长、学位办主任吕华、杭州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尹凡、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旬嘉颖、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邵雪荣、科创中心主任余伟国、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等领导嘉宾出席相关活动。陈子辰致辞吕华致辞尹凡致辞邵雪荣致辞洪庆华致辞赛程评选“最智慧方案”本届大赛聚焦“智慧城市与智慧社会”主题,吸引来自245家研究生培养单位2194支队伍逾万名师生参赛,报名队伍数量较去年同比增加11%,维持历史高位。历经五个月初赛,共有166支队伍300余名研究生晋级决赛。在为期两天的总决赛赛程中,历经作品展示、分组答辩、公开答辩等环节,评选出一等奖作品23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93名。同期评选优秀组织奖46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现场多图轮播)赛事落地“最聪明城市”本届大赛是智慧城市大赛九届举办以来第二次落地杭州。杭州作为中国的数字经济中心之一,在全国首创“城市大脑”,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实现城市管理的“互联互通”,率先实现“用一部手机治理一座城市”。在《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中,杭州的数字治理指数超越北上广深,居全国第一,成为“最聪明城市”。本届赛事结合杭州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场景,设计定向赛道、自由赛道、企业揭榜赛道三类赛道,不仅在参赛主题上展现多样创意,涵盖从数字孪生与元宇宙、智慧能源与绿色生态、城市大脑与社会智理、智慧交通与出行、智慧建设与城市运维、智慧生活与创意设计到未来城市美学幻想、城市服务与协作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九个方向,而且在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和技术可行性上也展现高水平,覆盖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能装备、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家庭、智慧金融、智慧养老、智慧生态与环保、智慧防灾与应急、城市创新设计、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参赛团队充分调动现代数字技术,解决在智慧城市实际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创意痛点问题,就参赛主题所提交的作品均展现了研究生群体对城市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进化进程的深刻理解。系列活动呈现“最大诚意”本届大赛推出一系列围绕大赛主题的周边活动,展现出杭州这座科技新城在招才引智方面最大诚意。杭州市委人才办积极出台相关人才政策,给与本届大赛务实地支持,竭力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提供坚实支撑;本届大赛作为杭州国际人才大会重点项目,进一步增强系列赛事的国际化影响力;赛程同期面向参赛师生和毕业生举行人才交流会,网易集团、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知名企业进驻智慧城市大赛人才交流会,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智慧城市领域的精准岗位,而且为关注此项大赛的广大研究生师生提供更多深入了解企业与优势产业的走访机会。人才交流会赛事介绍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九届赛事由浙大城市学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杭州高新区(滨江)联合承办。下一届将由重庆大学承办。附:决赛获奖名单(公示中)